• 163阅读
  • 0回复

首都举行授奖大会 嘉奖亚运优秀新闻和摄影作品 825件作品获得殊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9
第1版(要闻)
专栏:

  首都举行授奖大会
 嘉奖亚运优秀新闻和摄影作品
825件作品获得殊荣
本报北京1月28日讯 记者李力报道:全国亚运会优秀新闻、摄影作品授奖大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委员、北京市长陈希同以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主席身份致辞,向为亚运会宣传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表示感谢。
这次评奖活动收到全国各地推荐的新闻及摄影作品4000余件。经过认真评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各获得一项特别奖。优秀新闻作品一、二、三等奖分别评出30篇、50篇、103篇。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代表中宣部讲话。他说:亚运会的宣传正确贯彻了中央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创造了好的方式方法,获得了国内外的好评。亚运会的新闻报道再一次证明,我们的新闻队伍是经得起考验的,是能打硬仗的。
徐惟诚同志指出,亚运会新闻报道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有六条。他说:首先是各个新闻单位认真贯彻了中央关于亚运宣传的方针,用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报道,反映了亚运风貌、亚运精神,极大地弘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宣传了“团结、友谊、进步”的亚运宗旨,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国人心的作用。第二,新闻单位贯彻了正面宣传的方针,舆论导向掌握得好。第三,通过舆论引导,动员广大群众亲身参与亚运会的各项活动,在参与中受教育。第四,千方百计了解群众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愿望。第五,在新闻改革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第六,敢于竞争,敢于拚搏。参加这届亚运会的中外记者有5000多人。竞争对手众多,而且都是强手。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同外国记者、台港澳记者竞争,还要同国内记者进行竞争。这既是智慧的竞争、胆识的竞争,也是耐力和体力的竞争。
徐惟诚同志最后指出,北京亚运会结束了,但是北京亚运精神长存。亚运会的新闻报道结束了,但是,大家在亚运会的新闻报道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拚搏、刻意创新的精神,在新闻报道中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将是新闻界的宝贵财富,它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
获得摄影作品一、二、三等奖的有36幅作品。300篇新闻作品及300幅照片获得荣誉奖。
李铁映、艾知生、穆青、邵华泽等出席大会并向获特别奖及一等奖新闻工作者颁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