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纲领——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01
第5版(理论)
专栏:

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纲领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王梦奎
当中国人民胜利完成第七个五年计划,阔步跨入本世纪最后十年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七中全会非常及时地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建议》在总结80年代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实现经济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纲领性文献。《建议》的发表和贯彻,必将成为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强大力量。80年代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
为今后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80年代,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少数国家之一,在大国中则是增长最快的。80年代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我国是这一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国家的经济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果从1979年算起,到1989年,按可比价格计算: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6倍,平均每年增长9.1%;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5.9%,粮食、棉花、糖料以及肉类、蛋类等主要农副产品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村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工业总产值,包括乡及乡以上工业,平均每年增长12.4%,原煤、钢铁、发电量、建筑材料、纺织品及家用电器等主要工业品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前26年的总和,建成投产大中型项目1000多个,加强了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6亿美元增加到1116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6.6%,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和进口商品总额分别从世界第32位和第24位,跨入了世界前14名的行列;
人民实际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地区开始向小康水平过渡,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少数地区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增长,是8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这引起了全世界的注视,普遍给予积极的评价。
80年代中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的,一是扩张性的财政金融政策使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国民收入超分配,导致通货膨胀,经济发展的波动比较大;二是一般加工工业规模过大,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三是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由于市场行为缺乏规范和宏观管理没有跟上而产生的经济秩序混乱现象,妨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成为产生腐败现象的经济根源;四是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地向个人倾斜,财力物力过分分散,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削弱,以及在居民个人收入方面,平均主义(计划分配的正式工资渠道)和收入悬殊(大抵属于市场调节范围)并存;五是生产建设、流通领域中普遍存在着高消耗、低效益,高消费、低效率的现象,各方面浪费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很不利,也影响社会的安定。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1989年11月五中全会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治理整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其主要表现,一是由于进行经济调整,实行紧缩的财政金融政策,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压缩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个人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使社会需求受到抑制,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农业生产得到加强,工业生产也已经走出低速徘徊的低谷,逐步恢复到正常年份的增长速度;三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有所加强,国家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事业的投资有所增加,产业结构调整有所进展;四是国际收支状况明显改善,国家外汇储备上升,扭转了连续几年外汇收支逆差的局面。现在的突出问题,是市场疲软还没有完全解决,工业产成品积压增多,经济效益下滑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由此造成国家财政困难,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还没有理顺。这说明,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还有严峻的一面,必须正视,并且要认真加以解决。但是,总的说来,整个形势比原先预想的要好些,并且继续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80年代我们所走的,是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议》中所概括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12条,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勾画了一个基本轮廓。《建议》中提出的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必须处理好集中和分散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治理整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都是今后十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建国40多年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经验的深刻总结。这里,既有对于成功经验的概括,也深刻蕴含着对于实践中曾经一度发生过的因偏离这些基本指导方针所造成失误的反思。这些基本指导方针的提出,表明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都已经成为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标志着我们党指导经济工作的进一步成熟。90年代战略目标——从温饱走向小康
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正确反映了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进程。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今后十年的任务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从温饱走向小康。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更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不论是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是从我国所处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看,今后十年都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展阶段。
由于8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1990年比1980年增长1.23倍,提前实现了翻一番的任务。90年代只要年平均增长5.7%,即可实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既定目标。现在提出今后十年年均增长6%,是积极的,又是留有余地的。十年平均每年增长6%,虽然比前十年低一些,但仍然明显高于90年代世界经济预期3%左右的增长速度。我国经济增长的困难,不在于速度上不去,而在于如何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即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协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生产技术的进步,产品质量的改良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正是《建议》所强调的。只要按照中央《建议》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连续十年保持平均6%的增长速度,我国经济就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综合国力必将大为增强。
实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将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历史上所说的“小康”,是和“大同”相比较而言的。“大同”和“小康”,语出《礼记·礼运》。所谓“大同”,是儒家的理想境界,或者说,儒家的乌托邦。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所说的“大同”,指的是共产主义,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境界。由邓小平同志首倡而成为我们2000年奋斗目标的“小康”,是相对于温饱而言的。中央《建议》对于小康水平作了进一步的界定: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作了广义的规定,即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对不同地区在实现小康的时间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有这些,都是符合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要求的,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当初提出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的根据是:198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4470亿元,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4∶1计算,为2800多亿美元,人均297美元。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8000亿元,考虑到人口增长的因素,人均可以达到800—1000美元。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进行纵向的历史比较,不致因汇率变化而修改既定的战略目标,缺点是不便于横向的国际比较。现在通行的“世界银行图表集”法便于进行横向的国际比较,但往往低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收入水平。我国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几次下调,如果按通行的“世界银行图表集”法,以当年汇率计算,虽然80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倍以上,至今人均只有300多美元。如果采用世界银行在几十个国家试行的购买力平价法,则目前已达500—700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只是反映对外贸易中的比价关系,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经济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比较,是一件复杂的事情。由于各国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不同,国内价格水平不同,加上本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现在通行的用美元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一国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低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收入水平。按美元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我国在世界上的位次在100名之后,但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所列出的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人文发展指数排在第66位,属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中外学者分别用“社会进步指数”、“生活质量指数”和“社会发展指数”之类的指标对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我国均大体被排在第70位左右,明显高于我国以美元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所居的位次。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规划和计划,不仅有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目标,还包括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为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这体现了规划和计划所具有的预见性和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90年代经济建设需要着重解决三个大问题:
(一)努力保持总量平衡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而为《建议》所再次肯定和强调的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是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切实加强和改进综合平衡,做到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的各自平衡以及它们之间的基本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总量失衡上,即社会总需求大幅度地超过社会总供给,社会供需总量差额不断扩大,推动着物价上涨。治理整顿中实行的紧缩政策,则是通货膨胀得到控制的主要原因。紧缩政策无疑也付出了不小代价,但稳定物价的社会经济乃至政治意义不可低估。现在,在适当放松紧缩的力度,解决工业生产回落过猛和市场疲软问题的时候,必须看到,目前总量平衡关系的改善和物价涨幅趋缓,是采取非常办法实现的,还是不巩固的,再度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仍然是今后经济发展中值得警惕的危险。因此,在整个90年代,都要在保持总量平衡和经济稳定的前提下安排增长速度。
(二)积极进行结构调整
《建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于产业结构问题给予了比以往历次五年计划和规划更多的注意。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实现双重任务:一是产业结构的协调,一是产业结构的现代化,也可以称作高度化或高级化。产业结构的协调一般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虽然也蕴含着结构的协调和合理化,但此外还具有伴随着社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产业结构“升级”的特殊意义。所谓现代化,就是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不断造就新的产业,从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在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型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激光、超导、光纤通信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已经或者即将对产业结构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推进技术进步,不论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对于整个现代化的进程,都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治理整顿的重点,已经由总量平衡转为结构调整。但是,与抑制通货膨胀不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个比较长的过程,不是短期所能完成的。在治理整顿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只能提出和达到有限的阶段性的目标,比如不同产业的投资比例得到改善,增长速度得到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在治理整顿结束而转入正常的经济发展时期之后,结构调整还要继续进行。
(三)大力提高经济效益
效益差是我国经济的痼疾。虽然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讲了多年,实际上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基本上还是粗放的产值速度型。工业盲目投入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依然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且向粗放型倾斜,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浪费。我国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又面临着资金短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落后等诸多矛盾,不论从近期治理整顿的要求还是从长远发展需要来说,都必须走提高经济效益之路,从提高效益中求增产,从提高效益中求节约,从提高效益中求速度。广义地说,提高经济效益实际上是提高整个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建议》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在确定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时,明确规定要“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在确定90年代经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时,明确规定要“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在阐明治理整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再次强调“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可以说,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是贯彻整个《建议》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最终将取决于能否真正落实《建议》的精神,实现从片面追求产值速度到注重提高经济效益这种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建议》总结了过去12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指明了今后十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任务和措施。改革的精神,是贯彻《建议》始终的。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在这个大方向下,1979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一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建议》重申了这些基本观点,并且把它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加以肯定。这就进一步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并且使其他方面的改革目标便于在这个大方向下确定。《建议》就是在这个大方向下提出各个方面的改革目标的,其中包括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建立和健全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价格、财政、税收、金融、计划、投资和劳动工资等方面的改革,以及加强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毫无疑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必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今天的认识绝不会是真理的穷尽。但是,不论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总的概括,还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或者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都是包容量很大的概括,给我们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活动余地。在这个大方向下,完全可以继续深化改革,而绝不会妨碍改革的进行。
拿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来说,一方面,非公有制的经济成分还有很大发展余地;同时,在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发挥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作用方面,也有很多文章要作。《建议》非常突出地提出了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问题,准确地把握住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如何妥善处理多种经济成分的关系,既发挥其他经济成分有益的补充作用,又坚持和发挥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作用,愈往后发展愈具有重要意义。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将最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成败。
再拿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来说,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经济活动,结合的方式、范围和程度就可以有所不同,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把计划在实现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同市场在实现优胜劣汰和增强经济活力方面的竞争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虽然,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最完美无缺的结合或许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循此正确方向前进,在矛盾不断产生而又不断解决的过程中,可以逐步使计划和市场二者的优点和长处都得到发挥。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得如何,也将最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改革的成败。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与活力。《建议》指出:不改革开放不行,改革开放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不行。12年来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成功和失误,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某些国家社会主义事业所遭受的严重挫折,更加深了我们的认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取得的,是四项基本原则的胜利,同时也就进一步丰富了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由于改革实践本身的局限,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完成形态,现在还不可能看得非常详尽和清楚。毫无疑问,我们在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中,可以而且应当借鉴和学习世界各国一切好的经验。但是,由于中国是个经济落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又具有长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长期以来走的就是与别国不同的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别国的办法,而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作为我们前进出发点的国情,包括经济的和政治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即现阶段中国各个方面情况的总和。对于别国的经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的道路当然不会是笔直而平坦的,但我们有信心在不断探索中使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起来。拥有11亿人口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意义的贡献。争取更好的经济发展实绩
我们清醒地看到,在我国90年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不少困难。除了上面提到的总量平衡、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和体制改革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外,还要考虑到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以及人口和就业的压力,等等。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目前存在的某些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我国经济发展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我们对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根据是:
——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
——我国拥有一支数量可观的科学技术力量和熟练工人队伍;
——经济改革取得了可喜进展,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党和政府对于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指导有了更多的经验;
——治理整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宏观经济环境得到改善,这将对今后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国有广阔的国内市场;
——我国政治是稳定的,社会是安定的,人心思稳;
——国际和平环境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将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机会。
中国经过90年代的经济发展,将在下世纪成为经济强国,世界许多有识之士对此都持肯定的看法。从以往十年的经验看,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议》的精神,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政治上保持安定团结,就一定能够实现90年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跨入21世纪。我们应该为此而努力。
(作者为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