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京剧发展史上的丰碑——程长庚诞生一百八十周年纪念活动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7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京剧发展史上的丰碑
——程长庚诞生一百八十周年纪念活动巡礼
金芝
正当安徽省人民战胜特大洪灾、进行恢复建设的时候,迎来了一次振兴京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盛会。11月21日至25日,由文化部与安徽省政府主办的“程长庚诞生180周年纪念大会”在合肥举行。
京剧创始人程长庚
程长庚(1811─1880),名闻檄,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县程家井人。为宋代理学大家程颐后世,出身于梨园之家,少入京都后,加入当时“四大徽班”中阵容强大的“三庆班”。并自道光25年(1845年)始自其终,执掌三庆班达30余年;还曾总管三庆、四喜、春台三大徽班;为“精忠庙首”,封五品。这一时期,正是京剧从孕育到形成、从形成到兴盛的历史时代。程长庚逢其时,顺其势,受其任,成为融乱弹绪腔而丰富皮簧新腔,形成伟大剧种——京剧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乱弹巨擘”、“老生泰斗”、“伶圣”、“剧神”、“京剧鼻祖”、“京剧之父”……
程长庚在“安庆二簧”的基础上,融会诸腔,形成了最具京剧特色的“京二簧”;他广采博纳而形成了京剧表演艺术的程式和风格;他主持并参与了36本《三国戏》的编演而奠定了京剧剧目的基础;他以“老生呼号天下”而在舞台上伸张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他严于班社管理,强化了艺术的尊严;他团结了同辈艺术家余三胜、张二奎,组成了徐小香、卢胜奎等为骨干的艺术群体,并传艺或扶持“老生后三杰”汪桂芬、孙菊仙、谭鑫培以及杨月楼等使京剧成熟与兴盛的一代英才;他以德服众,对伶界倾注爱心,深孚众望。正如高占祥同志所概括的:“程先生不仅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而且是一位勇于开拓、善于独创的改革家,是一位因材施教、悉心育人的教育家,是一位善于组织、善于管理的活动家。”
五台新戏增光彩
纪念活动有五台新戏上演。上海京剧院重新排演的《智取威虎山》,除饰演李母的王梦云外,主要是以青年演员为主的新一代的演出。饰演杨子荣的何澍、饰演李勇奇的尚长荣等,唱做俱佳。在合肥连演3场,场场爆满。安徽省京剧团为迎接这次盛会而编演的新戏《京剧鼻祖》,以程长庚的艺术生涯和对京剧形成的卓越贡献与献身精神为素材,生动地再现了程长庚的历史形象;同时塑造了卢胜奎、徐小香、青年慈禧等的艺术形象。青年演员蒋兆义饰演的程长庚,较好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基调,慈爱而威严,质朴而刚正,并以大段唱腔抒发了人物的内心情感。纪念程长庚而演出程长庚,使与会者颇感亲切。安徽省徽剧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曹操·关羽·貂婵》,以这三个人物之间的戏剧性纠葛,构筑了丰富多采的戏剧画面,展示了曹操惜将爱才的胸怀、关羽守信重义的品质和貂婵纤柔而纯朴的情思。章其祥饰演的关羽,声宏戏厚;青年演员王丹红饰演的貂婵,纯真中透出灵秀。此剧今年10月在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出时,曾大获好评。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出的黄梅戏《红楼梦》,是有别于越剧等的全新创作,由著名导演马科执导。马兰、黄新德、王毓琴、吴亚玲等同登舞台。马兰一改车辙,反串小生,饰演贾宝玉。以她聪颖的才智和善于塑造不同性格的艺术追求,又在舞台上写下了一首多姿多采的流动的诗。安徽省话剧团编演的《淮河魂》,在舞台上再现了安徽人民在抗洪救灾中的英勇斗争和动人事迹,气势磅礴而情感细腻,催人泪下。这五台新戏为纪念程长庚诞辰180周年活动增添了光彩。
(附图片)
图为黄梅戏《红楼梦》(左上)、京剧《智取威虎山》(右上)、《京剧鼻祖》(下)剧照。 应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