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稳定·改革·发展——学习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关于农业发展思想的几点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01
第5版(理论)
专栏:

  稳定·改革·发展
——学习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关于农业发展思想的几点体会
杨雍哲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为我国农业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认真学习七中全会文件中有关农业的论述,回顾8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的成果,展望90年代农业发展的前景,是很有意义的。
一、总结历史经验,明确发展思路
(1)80年代的中国农业,处于我国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是世界农产品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我国农业在1952—1980的28年间,年均增长粮食570万吨、棉花5万吨、肉类31万吨;而1980—1990的10年间,年均增长粮食1000万吨、棉花16万吨、肉类118万吨。正是这种高速增长,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在世界位次上的跃迁。1978年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上总量居第一位的仅有烟叶,但是今天,居世界第一的已有谷物、棉花、肉类、油菜籽、蛋类和烟叶,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已成为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重要标志。
把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放在世界农业格局中做一个横比,就可以看到我国不仅在发展速度上名列前茅,而且在世界粮、棉、肉的增长总量中,一半左右是在中国取得的。1978—1989年,世界谷物产量增加了25786万吨,同期中国谷物增加量为10456万吨 ,占世界增加部分的40.5%;世界棉花增加了398万吨,中国增加162万吨,中国占增加部分的40.7%;世界肉类(猪牛羊肉)产量增加了2070万吨,中国增加了1469.7万吨,占世界增长部分的71.0%。这些数字说明,中国是世界农产品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我国农业的成就,来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农村实行改革所焕发出的活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实现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90年代农业发展目标的信心。实践证明,我国农业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亿万农民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只要加强领导,政策对头,依靠科技,增加投入,不断改善生产条件,解决全国人民的食品供应,做到丰衣足食是大有希望的。
我国改革从农业开始,由农村到城市,农业改革的成果支持整个改革顺利进行和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我国改革的特点和重要经验。
(2)90年代农业发展的思路是:在稳定政策的基础上,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今后十年粮食产量要先后登上4.5亿吨和5亿吨两个台阶,并以保证粮棉稳定增长为重点,农林牧副渔和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实现这个任务是十分重要而艰巨的。所谓重要,就是说只有农业兴旺发达,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所谓艰巨,是我国人口多,这对农业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我们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的确是了不起的。但是也必须看到,现在每年要新增人口1700万左右,减少耕地几百万亩,保持现在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每年就需要增产60亿公斤左右,再加上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对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需求量会更大。到本世纪末,人口可能超过12.5亿。那个时候,即使粮食产量达到5亿吨,人均占有量大体上还是400公斤左右的水平。看来,5亿吨粮食的新台阶,是一个必须登上去的台阶,又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台阶。只有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改变农业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的状况,同时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才有希望实现这个艰巨任务。
七中全会正确估价了8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的形势,提出了今后10年和“八五”期间要把农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以及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抓好科技和教育兴农、积极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扶持和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等重大措施。我的理解,七中全会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六个字:“稳定、改革、发展”。就是说,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一手抓深化改革,一手抓生产力发展。
二、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重点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90年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是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深刻总结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在农业方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政策。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在坚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把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在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农民自愿,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形式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实行国家定购,同时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和规模。对放开的农产品坚持多渠道少环节经营,支持农民参与流通。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粮食储备制度,并有计划地发展粮食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实行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购销体制和价格政策,以调动商品粮主产区和粮农种粮的积极性。
——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鼓励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坚持“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适当发展其他经济成分,发挥农村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及其他经济成分对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作用。
——认真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允许和支持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同时有重点地扶持“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并提倡先富带后富,先进帮后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把加快农业发展和控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统筹规划,同时做好。在农民中树立少生优生才能脱贫致富的生育观,在干部中树立既抓生产,又抓人口的完整的农村经济观。切实加强领导,依法管理,建立县、乡、村计划生育网络,把计划生育作为长期国策坚持下去。
——切实加强土地管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逐步稳定现有耕地面积,为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大力保护森林资源,严格执行采伐限额,严禁乱砍乱伐。
这一系列基本政策,使我国农村获得了过去从未有过的发展活力。90年代要把80年代成功的、深得人心的基本政策稳定地继承和发展,重点是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加以完善。 
三、深化农村改革,重点是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搞活农产品流通
(4)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80年代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对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至今仍然适合绝大多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为广大群众所欢迎。但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仅在购买、销售、贮存等环节存在着大量的不经济行为,就是在生产领域中的灌溉、机耕、植保、农技等方面,也需要有组织、有一定规模的经营和服务。实践证明,这方面工作做好了,社会化服务上去了,生产就可以上一个新水平。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素质不同,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不同,必然会影响到农户的生产水平、经营效果。提供高质量的统一服务,解决低素质农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难题,清除这方面对农户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提高一家一户农民的生产经营素质,更充分地发挥农户的生产潜力,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分配和共同富裕。因此,在家庭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化生产服务,是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强集体经济的服务功能,不是要重新“统死”、“归大堆”,而主要是补充家庭经营的不足;不是要伤害、动摇家庭经营这个基础层次,而是要更好地发挥家庭经营的积极性,把家庭经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不是因家庭经营规模狭小,而另起炉灶,而是帮助家庭经营克服不利条件,通过服务取长补短、注入新的活力。
要发展集体经济的实力,加强服务的功能。目前,全国农村有大约20%左右的村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服务搞得较好;40%左右的村有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也搞一些有限的服务;40%左右的村集体经济实力十分薄弱。贫困地区更为薄弱,这些地方谈不上什么服务,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因地制宜地逐步兴办乡村集体企业,以及集体统一经营的开发性生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这不仅有利于增加服务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可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增强对农民的凝聚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生产服务,但生产服务不能等集体经济实力强大起来以后再去办。在集体经济实力薄弱的地方,可以先从花钱少和不花钱、主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的服务项目做起,或者从收益高、能积累资金、有利于服务体系自我发展的产后运销抓起,通过发展服务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集体经济组织搞的社区统一服务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局限在这一个方面,还要动员社会上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建立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因为多数地方集体经济力量薄弱,需要社会上多方面提供服务。不同部门和单位,有不同的服务手段和功能,宜于互补,而不能排斥。同时,集体经济组织搞的服务,也离不开国家科技、商业、外贸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以及农民自我服务做补充。我们国家大,情况千差万别,服务体系应当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的内容,可以搞单项服务,可以搞综合服务,也可以以某种产品的加工为龙头,带动广大农民的原料生产,发展系列化服务。总之,一切要从生产需要和群众要求出发,来决定服务的形式和内容。
(5)突破流通制约生产发展的“瓶颈”,使流通与生产互相适应。商品化进程加快是我国80年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商品率已超过60%,这标志着我国农业已逐渐摆脱了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状态,进入了商品性农业发展的新阶段。90年代,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商品率都将有大幅度增加,并将继续推动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初级形态的商品性农业到较为发达的大规模的商品性农业的转变。这是一场深刻的、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革。因此,流通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和突出。
多年来,我们曾在流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从总体上看,流通仍然滞后于生产,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现阶段,在农产品总量并不是很多的情况下,连续发生区域性以至全国性的农产品卖难,即是农产品流通滞后的明显表现。如果我们目前不能尽快有效地解决“卖难”问题,有可能出现生产滑坡、农业徘徊的危险。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至少要几年时间才能恢复,这已被1985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现在,到本世纪末还有10年,如果在此期间因流通滞后引发农业徘徊,对90年代农业上新台阶是很不利的。因此,对农产品流通滞后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一定要高度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
解决农产品流通滞后问题,既要积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又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逐步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多年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流通的主渠道。随着农产品商品率的不断提高,流通量的不断扩大,放开经营的产品不断增加,仅仅依靠主渠道是不够的。因此,要搞活流通,必须在充分发挥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组织农民参与流通,实行多渠道经营,以满足农产品流通的需要。要把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农村商业,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坚持下去。
市场是农产品交换和集散的基本条件。有了健全的流通渠道,还要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要有计划地在农产品主产区,在农产品传统的集散地,在交通要道和大中城市,逐步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同时,应纠正各种地区封锁、分割市场的行为,保护农产品的正常运销活动,发展全国性的统一市场。
加工、储藏、运输等基础设施落后,是目前农产品流通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储藏能力不足,是当前卖粮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要加强流通设施建设,建立专项储备制度。建设流通设施,除了经营部门自身努力外,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和地方计划中,把生产建设与流通设施建设统一考虑,通盘安排。在重要农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中,应安排流通设施建设。同时,国家和地方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要建立储备制度,做到以丰补歉,稳定市场,保护生产。去年国务院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制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进一步发展生产力,重点是依靠科技教育兴农,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继续发展乡镇企业
(6)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水平,挖掘资源利用潜力。人口众多和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把科技、教育兴农作为一项基本政策,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形成一个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
我国粮食单产水平由解放初期的77公斤提高到现在的250公斤左右,这在世界上算中上水平,比起那些科技进步大的国家和地区,差距依然很大。现在我国从南到北都出现了一批“吨粮田”,说明不同类型的地区存在很大的增产潜力,提高单产是大有可为的。1990年粮食大丰收主要是依靠提高单产获得的。若将现在全国单产水平提高50公斤,就可增产粮食750亿公斤以上。也就是说,仅此一项,在不增加耕地资源的情况下,到2000年粮食总产就可以实现5000亿公斤的目标。这个任务十分艰巨,但确实是有可能的。
科技兴农必须以教育兴农为基础,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除了加强基础教育外,当前应以在乡知识青年为主要对象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带头人。
(7)开发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增加农业劳动积累。我国的农业发展,要实行常规农业和开发农业两手抓。开发农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涵深度开发,即通过对现有的中低产田、草场、水面的改造,改变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二是外延性广度开发,即开发利用一些宜农、宜林、宜牧、宜渔的新资源,以适应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开发农业需要大量的投入。我国资金紧缺,但劳动力众多,在劳动积累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山区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以工代赈工程等,都是劳动力容量很大的工程。据调查,开发农业中劳动投入量要占开发投资量的50—60%。这两年,每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民投工都在40亿个工日以上,仅此一项按每个工日2.5元计算就是百亿元之多。因此,在国家必要投入的引导下,实现国土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可行途径。
(8)乡镇企业是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小康目标的台柱子,90年代仍是我国乡镇企业大展宏图的年代。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现代化,面临着资金不足、剩余劳动力过多两大难题。由于我们国家大,底子薄,财力有限,不可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城市和大工业也无法容纳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收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展示了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希望之路。
到2000年,要实现农业发展目标,粗略估算需要数百亿元资金,还得安置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因此,今后10年,必须坚定不移地积极引导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展乡镇企业要从实际出发,不同地区应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其他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主要任务是调整产业结构,依靠技术进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逐步实现由外延式的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重产值增长转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提高;由依托国内市场转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同时开拓;由小而散的经营向专业化、企业集团和为国营大企业配套联合方向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和其他乡镇企业薄弱的地方,重点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以种养业为原料的加工业,以及矿产开发、建材建筑、传统工艺、手工编织等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些地方应吸取发达地区的经验,发展与沿海和其他发达地区的横向联合,发达地区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欠发达地区在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等方面给予支持,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作者为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