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高“三头”之后——记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战胜困难打开局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02
第2版(经济)
专栏:

  高“三头”之后
——记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战胜困难打开局面
费伟伟 何建新
一个濒临倒闭的亏损企业,仅仅经过4个春秋,竟奇迹般跃上了江苏省无锡市“第一利税大户”的宝座。
说起这几年的变化,无锡合成纤维总厂的干部工人便情不自禁称赞厂长高仲芳:“我们高厂长不愧姓高,干什么眼界都比别人高一头。”什么是“高一头”?高仲芳认为,就是:“一个当代企业家,必须要具有‘高起点意识’。”
高人“一头”
1986年8月,高仲芳由深圳调回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的前身——无锡市第二合成纤维厂任厂长,握在他手里的是这样一张沉甸甸的清单:欠原料公司300万元,欠银行300万元。唯一富余的,是码在露天的750吨化纤产品。
经过对市场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高仲芳胸有成竹:“南有‘金山’,北有‘仪征’,无锡化纤工业处在两大生产涤纶短纤维的大企业之中。但是,现在全国年产化纤仅145万吨左右,到2000年需求量要翻番,总供给还很不够,因此关键在于开发花色品种,调整产品结构。”
高仲芳果断决策,避开一南一北两大化纤厂的夹击,瞄准国内空白,开发高难度、高技术、高效益、高市场容量的新产品。
1987年,他们贷款120万元,与上海机床厂、华东纺织学院等单位联合,研制成功深受市场青睐的差别化花色长丝;
1988年,开发成功国家级重大新产品——填补我国烟草行业空白的烟用聚丙烯过滤丝束,结束了烟用丝束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1989年底开始,全力开发被列为国家级重大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涤纶帘子布,于1990年6月通过技术鉴定和工业投产鉴定。
三个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成功,使企业青春焕发。1987年实现利润362万元,1988年为573万元,1989年为1672万元,到去年已达5700万元,4年时间翻了4番。
高人“两头”
振兴企业,关键在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高仲芳认为,这支队伍还必须具备一种高起点意识——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竞争意识。他把从职工中征集出的几十条企业精神的口号提炼为7个字:“竞争、拚搏、争第一”。
首先要在厂内造成一种竞争环境。于是,在一番个人自荐、群众评议、组织考察后,中层干部从67人减少到32人。在招标竞争中,产生了总务科长、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团委书记等,科室人员由217人减少到168人。
为干部铁交椅在竞争中动摇叫好的工人们忽然发现,自己工作岗位这把交椅也不再那么四平八稳。在对全厂职工进行优化劳动组合,200名工人和23名干部被编外后,职工中开始实行“AB角岗位竞争制”,每个岗位设两人进行竞争。还有对外经营协作上的招标制,不在其位不得其利的“风险与贡献分配法”等等。
高人“三头”
1987年底,无锡市第二合成纤维厂刚刚从亏损边缘缓过气来,高仲芳又作出一个惊人决定:兼并负债1400万元、亏损38万元的无锡市合成纤维厂,不久,又兼并了陷入困境的无锡市建新织毯厂。
这种“弱弱兼并”要承担多大风险,高仲芳心里十分清楚,可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使企业迈上更高的起点。兼并后,两家化纤厂过去“互防一脚”打内仗的技术力量凝聚成优势兵力,科技人员从59人增加到160人,技工从150人增加到380人。兼并后成立的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两年里接连开发出两种国家级重大新产品,并迅速形成规模优势,效益连年翻番。
当全国七八十家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一拥而上时,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的烟用丝束的接装率、成品率、合格率等5项质量指标均已超过90%,在国内占绝对优势。与国际同类先进水平相比,也不逊色,以高质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市场覆盖面达80%。
去年,这个厂完成利润5700万元,实实在在争了个无锡市上交利税第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