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戈壁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9
第8版(副刊)
专栏:

  戈壁窗
吴恭让
戈壁滩是空旷的、辽阔的,远远望去,方圆百里的靶场竟像片枯叶飘零其间。就在这片枯叶里,我们一年到头填弹坑、筑靶圈、查线、站哨,为炮兵打靶搞保障。说工作艰苦倒能对付,冬天的日子就难熬了:寒风掠光了戈壁滩仅有的一点绿色,太阳又只会给沙丘老人反复推理阳面的白发,把好端端一个银发翁折腾成了难看的癞痢头。在四野肃杀、了无生机的严冬里,唯有那活鲜鲜亮晶晶的冰凌花把营房装点得生意盎然,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乐趣。
清早,被窝里委屈了一夜的“团长”们在操场上恢复了精神,赶紧整理好内务,齐刷刷挤聚到窗前,迎着霞光观赏结满窗格的冰凌花,你一言我一语,指指点点,争相倾倒肚子里羞涩的墨水。仔细端详这一蓬蓬展瓣怒放的菊花,说也怪,眼前竟飘荡起了姑娘那蓬松的秀发。“那白浪翻卷的大海边,隐约耸立着一座圣洁的雕像,多么像白发苍苍的母亲,在默默地祈盼远方的孩儿……”“像,真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哎呀,中间玻璃上飞腾的分明是搅得周天寒彻的玉龙嘛——活鲜鲜的中国龙!”“不是龙,是象,哈哈,原驰蜡象……”还是班长独出心裁,他小心翼翼地撕下点点红绒,在大家不曾留心的一块冰霜上,勾勒出了“中国南极长城站”的美妙意境。受此感染,我也来了兴趣,天天留神窗上冰花的变化,遇上特别漂亮的,还用相机拍下来留作永久的纪念。平时一有空,我就伫立在这日日更新的天然画屏前,欣赏着玉琢奇葩的悠然天韵,用心感受莽莽雪原巍巍冰峰的磅礴气势……
冬至刚过,气温骤降。房顶上结下了一米多厚的冰。钢筋水泥板的房顶不堪忍受奇寒和重压,开始裂缝渗水。一天早上,安全员小王突然发现屋顶中央竟倒挂着一个巨大的冰葫芦,明晃耀眼,宛如白玉雕琢的一盏“水晶灯”。大伙儿正哆嗦着爬起来围看,不料小王“哎哟”一声倒在铺上抱头直滚——原来他睡觉忘了戴皮帽,头发给冻结在墙上了。这时,炊事班又传来新闻:一窝老鼠紧紧依偎在炉膛下的煤灰中,任人驱赶不愿动弹。上午大雪封门,我们就在“水晶灯”下举行联欢会,拉歌、吟雪、赏花,还有太空舞,着实玩了个痛快。查线的指导员裹着一身冰甲归来,一下把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热烈的喝彩声中,指导员没有拿出自己的拿手“绝活”,却神色庄重地讲起了故事:
“淮海战役中,我们连在双堆集地区执行任务。奔袭途中,连长遇上了流浪要饭的妻子。看着满头草秸面容浮肿的大嫂扑在连长身上失声痛哭,战士们难过极了,纷纷恳求连里收留大嫂,别让她再遭受饥寒。连长说,部队要行军打仗,带上女人会影响行动。有的战士抱怨说,我们提着脑袋打敌人,自家的亲人却在饿肚皮。连长说,反动派还没有打垮,全国人民都在饿肚皮。我们努力打仗,把全中国解放了,全国人民都有饭吃了,我家亲人就不会饿肚皮了。连长为妻子轻轻地捋好头发,解下了干粮袋,歉疚地嘱咐她再忍一忍,说等到全国胜利,一定回乡种田,和她一起过安生日子。大嫂满怀希望地走了,可在全国解放的时候,部队奉命进军西北,连长还没顾上回家就被肆虐的沙暴夺走了生命,把一腔热血洒在茫茫荒原……”
大家静静地听着、思考着,靠近火炉的连毛皮鞋烤焦了也没觉察到。
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我们外出执勤,一次比一次艰难却一次比一次认真,窗上的冰凌花也一天比一天俏奇动人。不知为什么,在我的眼里,这枯寂的靶场因有了冰凌花而出落成了遍地绿叶,我们生命里因有了冰凌花而增添了无穷的生机,也增添了新的更多的与冰凌花有关的故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