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飞播林草 绿化大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20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飞播林草 绿化大地
柯德铭
中国民航是从1958年开始被指定承担全国范围内的飞播造林种草任务的。六七十年代,中国民航每年为飞播造林种草出动的飞机就达四五十架,每年造林面积增加到1000万亩,成活率达29%。1982年飞播造林被专门纳入国家投资计划,每年投资2000万元,派出飞机80多架,在全国20多个省、区、直辖市的近百个作业基地飞播造林,累计10年飞行10万小时以上,作业面积达1.28亿亩。
目前,飞播造林在全国各地形成10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飞播林152片,其中100万亩以上的有10片,面积最大的一片达367.5万亩。飞播林的林木蓄积量已达1亿立方米,总价值近100亿元。为提高飞播造林的质量,民航的科技人员和飞行人员将50年代的苏式农用喷撒设备进行改造,并研制了FB—85型农业喷撒设备,大大提高了飞播均匀度,减少了重播漏播面积,使飞播造林的成效不断提高。飞播造林已成为我国三大造林方式之一。
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具有速度快、规模大、投入少、成效好等优势,是加速国土绿化,扩大森林资源和牧草资源的重要手段。它最适宜于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远山、大山和人工造林难于成功的地区。新建立的飞播林草地带,有80%分布在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的上游,它们对保持当地的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等开始发挥着有益的作用。飞播造林能以较少的投入而获得成倍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国飞播林保存量为8500万亩,其中4400万亩为中龄飞播林,其1亿立方米的林木蓄积量,近100亿元的产值,相当于30多年来国家飞播总投资5.9亿元的16.9倍。据广东省调查,这个省现有飞播中龄林蓄积量的产值达51亿元,是飞播总投入2.9亿元的19倍。飞播造林种草还具有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等优点。据对广西南宁地区调查,这个地区的光西林场有一大片25年生马尾松飞播林,平均胸径33厘米,树高24米,每亩森林年生长量1立方米。高生长、粗生长、每亩蓄积量增长量这3项指标都达到了人工速生丰产林标准。飞播牧草,在南方一般于飞播的当年或次年、在北方播后三四年即开始受益。而且飞播的草场较天然草场的产草量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仅以出售商品草和牧草种籽两项收入,即可在三四年内将飞播投资收回。飞播造林作业速度快、用工省、成本低的优势更适于老少边穷地区的绿化。按常规,一架伊尔14飞机每天可播种六七万亩,相当于六七千个劳动力一天的工作量。平均每亩成本仅为2—3元,约为人工播种成本的50%。
据有关方面调查,我国目前尚有数亿亩荒山、沙地需要绿化、需要治理,其中的2亿亩适用飞机播种造林作业。林业部门规划今后10年飞播造林9000万亩,民航将统筹安排飞机,尽力保证飞播造林所需飞机、人员,充分发挥民用飞机播种造林的特殊优势。
               (作者系中国民航局副局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