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神童”之“神”哪里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家庭教育探访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31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神童”之“神”哪里来?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家庭教育探访录
曾有“神童班”之称、引起国内外人士广泛关注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创办至今已12个春秋。近十年来,我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留学生和大学助教均出自这里。
人们不禁要问,同是一般年龄的孩子,神童之“神”哪里来?
科大少年班研究组对历届学生的追踪调查证实:90%以上的少年班学生在学前期即受到良好的家庭早期教育。
少年班学生家庭的早期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共同性和规律性。
一、善于观察孩子,及早发现他们身上的智力特点,因势利导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洪涛,是79级少年班学生中的高考第一名,毕业后又赴美攻读博士学位。他两岁时,家长发现他很喜欢听故事,便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引导他识字的兴趣。妈妈对小洪涛说:“故事多得很,都写在书里,你只要学会认字,就可以自己看书讲故事了。”从此,洪涛开始认字、读书,并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进步很快。
二、注意早期教育的趣味性,根据儿童的天性,采取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教育方式,把智力开发渗透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
13岁便以最高分考入少年班的施展,还在呀呀学语时,父母就开始对他进行教育。大人下棋,妈妈把他抱到棋盘旁,教他认“车、马、炮”。为引起他识字的兴趣,父母在家具上贴上字条,以字标物,施展很快便认了不少字。做汤圆时,妈妈教他数汤圆;去商店买东西,妈妈带他看售货员打算盘,施展很快又对算术产生了兴趣。少年班学生家长不仅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还非常注重对孩子进行理想、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他们能健康成长。
(3月16日《经济参考报》宋斌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