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苦研思变画风新——读宋文治作品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30
第4版(副刊)
专栏:

  苦研思变画风新
——读宋文治作品有感
肖平
今年春天,荣宝斋在香港和北京先后举办《宋文治作品观摩展》,看后令人赏心悦目,乐在其中。
文治先生说,他的治学特点有两条:一是苦学,二是思变。他自幼家贫,小学毕业后无力升学。赴沪为学徒,辗转入苏州美专沪校学习,不久即肄业。后返乡事教育,孜孜不倦,苦学不止,终获前辈青睐,先后拜师张石园、吴湖帆,方才算得进入国画的堂室。笔者曾见其作于40年代的《松隐觅句图》(太仓宋文治艺术馆藏)和1955年作的《红树青山图》(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藏),前者兼有巨然的浑穆和王蒙的苍茫;后者秀润可掬,似在王时敏、王翠之间。由此可见,文治先生青年时期对于传统的苦学,是非同一般的。
思变,贯穿于先生近60年的学习和创作生涯。1965年作《桐江放筏》,是其最先的尝试。而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一举在六七年中形成了自己新的艺术面目。改革开放,又给他带来了再度变法的契机。大约是张大千后期泼彩山水的启示,他开始在泼墨中施色。两三年后,他突然拿出了一批面目崭新的作品,似泼彩又非泼彩,浑然一体,氤氲缥缈。细加分析,可见泼彩、流痕、拓迹和钩勒、皴点,是一种综合性的创作手法。这一方法区别于以往的是,从无意中取意,自无形处察形,顺势利导,始入佳境。既成之偶然,又成为必然;既在预想之外,又在预想之中。这是文治先生对于中国山水画技法的新开拓。他的这一创造,通过近十年的实践,已经运用自如,妙趣横生了。若将其四五十年代的作品和当代的此类新作放在一起,人们将很难相信它们出自一人之手。这就是宋先生不断思变出新的结果。
此次观摩展共展示文治先生七十多幅精心之作,尽管大都作于80年代,然可分成三大部分:其一为传统的回顾。先生在古稀之年重拾传统,可以说是一种欲进先退的方法。表明他要固守传统的根基,以利于更新的拓展,目的仍在于新的。另一方面,他的传统回顾,是他对传统重新认识的反映。所以,无论取意董巨、王黄,还是范宽、郭熙,都洋溢着清新的气息。其二是山河的新装。这是先生在60年代变革中形成的主要面目。其基本路子是,融会宋元,兼取南北,以师法造化为宗旨,锐意求新,出入变化。其三即为变幻的新法,是他80年代始创的。
文治先生的这三部分作品,无论在技法还是情趣的追求上,都有着截然的差异。但是,它们既同出先生之手,就必然存在着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品味的一致。都是那样的明快,那样的秀逸,那样的清新。而这,不能不联系到先生的性情、爱好和修养。
先生生于娄东,长于江南,自幼对于江南文化有着广泛的兴趣。绘画之外,他喜爱昆曲和盆景。昆曲的幽雅韵律,盆景的巧妙安排,每每使他心驰神往。他讲究味的品评,不论是曲、是景、是画、是菜,品出真味时,他会眉飞色舞,其乐在心啊!试看他笔下的水乡建筑群,以及帆影、泊舟,难道不会想到姑苏盆景的玲珑巧设?看到他轻描淡写的平畴江流,仿佛顿闻悠长的笛韵。这样的联系,不无道理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