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2阅读
  • 0回复

好的,还要更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8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好的,还要更好
米博华
到福建水泥厂采访,和厂长王天生同志畅谈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问题,感触颇多。
要讲搞好,福建水泥厂搞得是很不错了。六年来,产量以每年十万吨速度增长,达到年产一百一十万吨;利税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四十七点三。今年利税可望达到四千多万元。最近他们还被评为全国建材行业经济效益十佳企业。
日子好过,当然高兴,但王天生同志却亦喜亦忧。他的困惑是:“再往前走,没词儿了。”可见,好是相对的,要是总盯着更高的目标,就会觉得还不够好或还可以更好。
有一种看法,认为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主要是针对搞得不好的企业而言的;已经搞得不错的,就不必操心了。看来,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大户小户,富户穷户,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由此想到,中央提出的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不是个应急措施,因为其中许多政策涉及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对所有企业都是考验。江泽民同志说:“改革开放,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的文章:一是发挥我们已有的优势,二是克服过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三是适应新的情况勇于创新。”很明显,这三项实践,适用于搞得不好的企业,也适用于搞得好的企业。企业搞得好,并不是样样都好,克服弊端,勇于创新,大有文章可作。比如,内部分配、用工制度、机构设置,是不是都那么合理呢?问题、矛盾、磨擦恐怕是普遍存在的。
福建水泥厂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清醒地看到这一点,没有盲目乐观。他们正在着手制定企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方案,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面,在推进内部分配改革方面,在完善承包制度方面,都提出了切实而具体的设想。显然,要把这些设想变为现实,还需要克服不少困难,付出很大的努力,是不轻松的。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其意义毋需多讲,现在的问题是要抓落实。那些搞得不好的企业要加一把劲,迎头赶上;那些搞得好的和比较好的企业,也要加一把劲,更上一层楼。我们常说“一切从零开始”,这是发展的辩证法。有满分吗?有。但任何满分又是另一个发展层次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各个企业情况虽然有所不同,但从零开始,继续前进,是没有止境的。好了,还要更好。有这股劲头,我们才能有继续前进的动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