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致富的白菜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8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村人物志

  致富的白菜种
郭佃堂 田尚
满村的红堂瓦舍,唯有韩发群一家仍住在四间破旧的草土房里。今年夏季一场大雨,房子里进了水,土墙泡湿了。十几名乡亲赶来,帮他排水,加固地基,才保住了房子。
按说,韩发群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这些年来,山东临朐县七贤乡韩家庄村一带靠白菜制种致富的,少说也有两三千家。1公斤白菜种卖15元,1亩地产100公斤,收入就是1500元。县里的干部给当地农民算了一笔帐,眼前这10年,他们靠卖白菜种赚了2000万元了。可这个地方致富的带头人韩发群至今为什么还这么穷呢?老韩说:“想我一个人致富不难,想几百几千户致富就难了,我这个带头人理应付点代价。”
农村改革前的韩家庄村,也是“半年糠菜半年粮,衣衫褴褛住草房”。邻里找到韩发群,对他说:“发群,你是村里的精明人。你怎么就不能想出个门道,叫群众‘发’起来呢?”老韩脸红了。不久,他从山东农科院获得了信息:搞白菜制种是条致富路。1981年冬的一天,他怀揣地瓜干煎饼,兜里装着借来的10元钱,顶着鹅毛大雪,踏上了去省城济南买大白菜亲本种籽的旅程。为省下钱来多买一点白菜种,他快车不坐,乘慢车;旅舍不住,住在了车站的候车室。
大白菜良种的繁育,当时在全国正处于探索阶段,无现成的经验可取。韩发群节衣缩食,在一块兔子不拉屎的硬板地上搞起了试验。三九寒冬,他铺上薄膜,畦下种籽。这年“春脖子”长,一场春寒把嫩嫩的白菜叶全冻掉了,好孬白菜根没有冻坏。又划锄施肥,像产妇护理婴儿那样,精心护理着一棵棵尚有生命的根。十几天下来,根重新长出了叶子。麦前收割时,一亩地打了75公斤种籽,换了近千元钱。第二年地种肥了,亩产种籽达到100公斤。继而,韩发群又开始了大白菜良种的杂交试验,先后繁育出20个优良品种。云南、四川、浙江、辽宁、吉林等地引种后,亩产白菜达到1万多公斤,比常规品种增产一倍多。
一些单位想以高价买下老韩的繁种技术,并以月薪千元聘他当顾问,他都婉言拒绝了。村里陈玉信家穷得叮当响,全家5口人挤在一间草土屋里。韩发群帮助他家种上了5亩白菜种,年年都挣几千元钱。不久,5间砖瓦房拔地而起,电视机、录音机等高档商品也插上翅膀飞到了陈玉信的家。
韩发群相继指导全村及附近3000多户人家搞起了白菜制种。他一方面传授繁种技术,一方面张罗种籽的销售。今年,他又帮助育种户推销了22万公斤种籽,销出后拿回了225万元钞票。外地一些家境贫寒的用种户想靠种白菜发家。韩发群便把多少钱收购来的种籽,多少钱卖出去,有时还分文不收。眼下,韩发群再次和周围的乡亲下了6000亩白菜种,耕耘明年的好收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