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时代、生活和“特区军旅文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3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时代、生活和“特区军旅文学”
  喻季欣
近年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军区创作室,提出并坚持创作“特区军旅文学”,从短篇、中篇到长篇,他们组织一次次集团作战形式的笔会,接连推出十余个作品专辑。《新华文摘》、《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和《作品与争鸣》陆续推选其中的作品并展开争鸣讨论,评论界和编辑出版界人士先后在京穗两地举行研讨会深入分析探讨。“特区军旅文学”赢得读者和社会的热情关注与评说。
文学创作在精神渊源上总是受着社会和时代的深刻影响,与时代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丹纳甚至这样直率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客观形势与精神状态”,“每个形势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应的艺术品。”(丹纳《艺术哲学》)时代对文学的要求和文学对时代的满足,说明了时代与文学发展的内在一致和有机统一。“歌谣文理,与世推移”(刘勰《文心雕龙》),这无疑是一条被古今中外文学历史证明了的文学发展规律。改革开放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步伐,是影响深远的历史变革,它正在促动我们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它充满生活诗情,也富有创作契机,文学创作对它的关注和表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我们曾把新时期之初迅捷反映这一时代变化的创作称之为“改革文学”,实际上,这一文学变化的开创意义至今存在,甚至在更广泛的程度上影响牵引着作家们的思考和创作。“特区军旅文学”感应着时代,是新时期以来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深化发展,体现了构想者和实践者对于时代精神与笔下创作的积极理解与具体把握。考察“特区军旅文学”的形成发展与审美内容,我们或许会有更为真切的感受和启示。
火热的现实生活,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时代巨变,使作家们感奋不已。大家记得,几个月来,创作室党支部根据军区首长的指示,组织大家学习讨论,正本清源,以“抓而不死、放而不乱”有效地大抓创作室队伍建设和创作规划,并提出“以深入生活为突破口,努力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生活中新的军营风貌和军人形象为主攻方向”的措施与构想。现在深入生活回来,大家对这一构想有了相通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生活呼唤作家,时代需要与之相应的文学;树立一个明晰的创作命题,标示切近时代生活的群体审美追求,凝聚创作力量去繁荣社会主义军事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提高和巩固部队战斗力服务,是军队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也是抓整顿抓繁荣,促进一个创作群体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伴随这样的时代要求和群体共识,“特区军旅文学”应运而生。
作为一个创作命题,一种创作实践,“特区军旅文学”的美学内涵也与一定生活氛围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在这个命题里,“特区”不止是一个时空概念,还是一种生活内容和社会发展指向;它是经济的、观念的,也是环境的、历史的;它是一种生活形态、一种时代面貌,又呈现出强烈的辐射状态和包容力量。因此,“特区军旅文学”意在透过表层生活现象,超越具体的地域界限和单纯的商品经济活动,去反映时代的深刻变革,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撷取生活的崭新浪花,描绘军人在这一时代变革中思想情感的调整变化和新的文化品格素质的发生与形成。毋庸说,它是对生活的一个审美视角,对社会发展的一种审美把握;而不是地域与题材的简单相加,更不是一个范围或内容的限制与框定。 
“特区军旅文学”接连推出的一系列作品,多方面逼进现实生活,组成改革开放前沿军人风貌的色彩斑斓画卷:或正面揭示这一时代变革中几代军人的艰难奋进,或直接展现商品经济对军人的侵染洗礼,或专注生活转折中观念的调整,或袒露情感选择时心理的变动。时代生活对于军人的深刻而广泛影响,使读者深深感到:八面来风的生活,正在使我们这支军队经受新的锻炼与摔打;剔除生活积弊,调整观念情感,健全思想文化品格,如同阳春暖流,正从绿色军营缓缓漾开。社会现实的巨大变革,正是在裂变与希望并存,阵痛与新生同在的发展中显示它的历史价值和辉煌前景。“特区军旅文学”努力注意在这一社会文明进程中把握生活走向,揭示新的生活素质,塑造新的人物形象,为当代军事文学增添了新的审美图景和魅力。
中国当代军事文学40年发展历程,在表现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和战争生活内容方面,有极为成功的作品迭现和经验积累。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推移,和平时期军营风貌和军人生活,特别是一代又一代军人的交替相接、继往开来,为军事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也成为促进军事文学发展的内在驱力:它需要作家热情关注思考生活现实,更激励作家努力捕捉发现军人生活的新面貌、新品格。“特区军旅文学”以此为群体追求,正面切入拓展军人生活,在改革开放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变动中,追踪揭示军人的心路历程,洞开了一个有意义的审美视角。时代和生活向前走去,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观念心态并非这样简单地亦步亦趋,人们对生活的认同和排拒构成种种困惑、失落和艰难选择。军营文化的历史构成,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战争与和平的更替相接,军营内外的强烈反差,交织成种种撞击心灵,砥砺人生的生活矛盾和历史机遇。“特区军旅文学”关注、揭示时代变革中军人的心路历程,正是把握了生活的凝重和意味,从而丰富拓展了和平时期军人生活和审美图景。我们由衷感到:一代军人正在经受时代生活的洗礼,把握历史机遇,张扬我军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谱写新的篇章,走向明天。心灵的深度就是生活的深度,“特区军旅文学”遵循这一审美视角开掘下去,必将推出更为坚实厚重、阔大深沉的审美力作。
作为群体审美追求,“特区军旅文学”并非意在统领一个群体作家的全部创作,实际上任何一部指涉时代生活和社会变化的作品,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所能涵纳的,而且,在“特区军旅文学”的一些作品里,由于作家生活积累和审美旨趣的差异,多少存在演绎和图解的痕迹,尤其是怎样戒除浮躁情绪,全身心地投入社会生活,获取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独到的人生感悟,描绘审美意义更为久远深刻的生活图景,需要作家们更为扎实、持久的努力和探索。“特区军旅文学”的创作实践和收获,其意义或许还表明:对一个创作群体的队伍建设,对一定环境中文学创作的繁荣促进,具有可能遵循艺术规律引导推动、抓出成效来的。正如评论家们指出的那样,广州军区领导“抓”创作的经验,值得重视。只靠“抓”不行,排斥和否定“抓”的功效也不行。正确的做法,是像广州军区这样,抓方向、抓深入生活、抓创作队伍的建设等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