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告别蒙古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02
第4版(副刊)
专栏:

告别蒙古包
姚远方
巴林草原,从天空到地面都是极其美丽的。
你看那悠悠白云时时挂在蓝天。白云下面,盛开着紫色鸽子花,成群成群的牛羊,在那里蠕动。站在草原极目远眺,真叫人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羊群。特别令人赏心悦目的是那星星点点撒在辽阔草原上的圆形蒙古包。它构成了这幅草原风景画的主体。
没料想到,我这次来到巴林草原,白云还是那白云,羊群还是那羊群。唯独令人诧异的是,我那熟悉又喜爱的蒙古包,竟然在巴林草原上消失了!我心里感到惆怅。
蒙古包,是“逐水草而居”的古老游牧民族的象征。它几乎包含着蒙族牧者全部生活内容,又是一代又一代牧人酸甜苦辣的见证。
为什么代代相传的蒙古包,会在草原上消失呢?世世代代以蒙古包为生活载体的牧民,都哪里去了?
回答它的是两个字:定居。成千成万的牧民都定居在新建或扩建的村镇里。他们大部分搬进了红砖白瓦的新房屋居住。他们的职业也从单一的放牧,改变为以牧为主包括农业、养殖业、开矿业等等多种经营。巴林草原上交通发达,公路如网,不久通辽到集宁的铁路线也要修到草原上来。所有一切都表明,供游牧用的蒙古包已经越来越不需要了,旧的事物被新的事物替代了。我来到巴林右旗的著名乡镇巴彦他拉,如今只留下三个精致的蒙古包,供旅游者观赏,还有不多几个废弃了的蒙古包被当作仓库使用。
从依靠蒙古包游牧到定居;从单一的放牧到多种经济;从古老的牧畜方式到科技兴牧,从闭塞的边陲草原到对外开放。它标志着内蒙古巴林草原发生了现代性的巨大变化。这是客观经济规律所决定的。蒙古包被送进博物馆,这个巨变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是历史的必然。
蒙古包在草原上消失,若从传统的艺术欣赏观来看,确是令人惋惜的;但从社会发展观来说,它标志着巴林草原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一个新巴林正在崛起。
一个大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小的变化。过去,草原牧民都是徒步或者骑马扬鞭放牛、放马、放羊,如今,草原上的小伙子和姑娘们都骑着摩托车放牧。我从赤峰前来巴林右翼,一路之上,常闻到“突、突、突”的声音,看到好多好多的摩托车在奔驰。感到奇怪,哪里来的这么多草原轻骑。我来到巴彦他拉后,当地苏木长(蒙语:乡长)陪同我边喝奶茶边聊天。他笑着说道:“北京客人!我们这里的摩托车,按人口比例计算,大概比北京还多呀!”这位憨厚的蒙族兄弟又自豪地说:“我们苏木共两千户,就有100多辆摩托车、50多辆拖拉机,还有8台小汽车,解放牌、东风牌和130卡车应有尽有,愿意开到草原哪里,就开到哪里。鸟枪换炮啦,哪还用得上‘蒙古包’呀!”
蒙古包有蒙古包的特色,蒙古包也有蒙古包的缺陷和艰辛。几千年来,那种过蒙古包式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抗灾能力很低,只能靠天吃饭,有灾有难,叫天天不应,叫地地无门。而且信息不灵,有病难治,孩子上学也很难办。我曾同几位老牧人攀谈起来,他们逐渐改变传统观念,对蒙古包也不再留恋了!老牧人说,现在定居点里有电视机,有收录机,有设备很好的中学、小学,有医院,有兽医所,多好啊!谁还愿意再过蒙古包搬来搬去的游牧生活。牧民们小康了,富了,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有音响设备,有各种新潮家具。这么多现代设备,蒙古包哪能摆得下,又怎么能逐水草三天两头儿搬家呢!就这样优胜劣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结果,蒙古包就不知不觉地被淘汰了。
别了,蒙古包!也许会有点遗憾,但对千千万万蒙族牧民是个破天荒称心如意的大好事,这是改革开放给内蒙古牧民带来恩惠。
当然,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还有一些地区,如锡林郭勒盟,那里草原地域辽阔,牧人为了到更肥美的水草地放牧,有时还用得上蒙古包。在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绿色大草原上,如今仍然可以看到白色圆形的蒙古包星星点点,如银伞落翠……。
改革开放大潮汹涌,不远的将来,我们也一定会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向整个内蒙古草原大喊一声:别了,蒙古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