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继往开来——十四大开幕式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13
第2版(十四大专页)
专栏:

  继往开来
  ——十四大开幕式侧记
本报记者 王学孝 王谨
沐浴着明丽秋光的北京,还没卸掉国庆的盛装,又迎来了亿万人民翘首以待的历史性盛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0月12日上午8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陆续向人民大会堂汇聚。善抓新闻的中外记者早已等候在东大门外的台阶上,请代表谈感想。参加过十三大的河南代表于友先说:这次代表大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云南代表和志强概述参加本次大会的感受时,只用了一个字:“快!”何谓快?他解释道:“本次代表大会将是一次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动员会。”来自天津的代表叶迪生满怀激情地告诉记者: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以后,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澎湃。天津市今年引进外资,相当于前13年的总和。十四大将指引我们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参加大会的代表中,既有在大革命年代投身党的事业的老同志,也有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一代新人。当年曾被选为七大代表的李葆华说:“自七大以来,除九大外,历次党代会我都参加了。这次十四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我相信大会一定开得成功。”
9时整,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旋律中开幕。主席台前,君子兰、大丽花、一品红等各类鲜花开得正艳;主席台正面墙上,10面鲜艳的红旗,簇拥着金色的党徽。
9时5分,江泽民同志迈着坚实的步子走向讲台。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数百名记者一齐将照相机、摄像机、摄影机对准了他。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长达2个小时的报告,不时被代表们的热烈掌声所打断。
“以邓小平同志的谈话和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铿锵有力的声音通过电波,从人民大会堂传向祖国各地。当报告还在进行时,拿到报告文本的外国记者纷纷离席,抢先发稿,将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历史性宣言传到五洲四海。
走出人民大会堂,江泽民同志的声音依然萦回在代表们的脑际。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代表、广州市委书记高祀仁说: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充分反映了党心民心。小平同志要求广东20年赶上“四小龙”,我们广州有决心有信心,在今后15年内达到这个目标,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远远超过“四小龙”。北京铁路局党委书记蔡庆华代表说,我们铁路系统的共产党员决心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在完成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任务中,发挥“火车头”作用。
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朝着宏伟的目标前进!这是代表们的共同心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