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日本皇宫采访追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17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日本皇宫采访追记
孙东民
东京4月,春日融融,樱色尽染。江泽民总书记正在日本进行友好访问。按照日程,天皇明仁于7日上午在皇宫会见江总书记,我们这些随行记者决定提前进入皇宫采访。
皇宫位于东京的中心丸之内地区,是天皇起居办公之地。日本皇宫旧称“禁中”、“御所”、“九重”,一千多年间一直设在京都。现在的皇宫原为“江户城”,是德川幕府将军的城居和中央政府的厅舍。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德川幕府交出政权,实行“大政奉还”,明治天皇移都江户,江户城始为天皇宫城,1948年以后称为皇居。皇宫占地150多万平方米,这里高墙石砌,壕沟环绕,戒备森严。对一般百姓来说,皇宫是一个难窥其内的庄严神秘之地。
由日本官员引导,我们一行人乘车进入皇宫。日本风格的低矮建筑,透着一股古朴之气。皇宫内遍植松树,是东京的一块绿洲,沿壕沟种植几排樱树,树下花瓣点点,未摇花已乱,无风花自飞,静谧的环境,给人的感觉颇像一个自然公园。皇宫内几无行人,途中见几位身着白色工装的中老年妇女在扫地,陪同的官员说,她们都是从全国各地自愿“奉公”来参加义务劳动的,头一天住在饭店里,第二天来服务,一切费用自理。
明仁天皇于1989年1月7日登上皇位,日本宣布为第125代天皇,改元号为“平成”。明治维新之前的约1000年间,天皇长期是君临而不统治,在权力与权威分离的时代,它是权威的象征。明治维新后,明治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实行“祭政一致”,天皇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现人神”。战后,日本实行的是象征天皇制,天皇从神的位子上走了下来。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属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这与战前天皇总揽一切的天皇制有重要区别。
负责与皇室有关事务和与天皇的国事行为有关事务的是宫内厅,宫内厅属内阁总理大臣管理,本部设在皇宫之内。江总书记到达之前,我们向宫内厅官员询问了有关皇室的情况。
天皇有名无姓。我国隋书《东夷传》只说“倭王姓阿每”,等于说日本天皇姓“天”。天皇没有户口,平民与皇室成员结婚时要消去户口。天皇不能随便外出,购物之类由宫内厅代劳。为了政治上保持中立,天皇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切公开言论都由政府决定,不能就政治问题发表私见。宫内厅官员介绍,皇室的财产均属国家,转让或接受财产要依照国会的决议,皇室的费用都由国家支出,皇室成员无纳税义务。问及皇室的费用,宫内厅官员介绍说,1991年与皇室有关的总经费是60亿日元,其中宫廷费(宫内厅职员的工资、奖金、14名皇室成员的费用)占去53.4亿日元,其余内廷费,用于天皇、皇后、皇太后、皇太子及支付身边工作人员的费用。
作为象征,天皇只能行使宪法规定的国事行为,不能参与国政。按照日本国宪法,天皇在内阁的建议和承认下为日本国民行使的国事行为,包括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首相,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公布宪法修改草案,召集国会,解散众议院,认证国务大臣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官员的任免,授予荣誉称号,接受外国大使的国书等,共12项。政府对天皇的一切国事行为承担责任。除国事行为外,天皇也有日常生活起居等私人行为,比如研究学问,发表研究成果,外出避暑,观看体育比赛等个人活动。明仁天皇在皇太子时代先后担任过日本红十字会名誉总裁,国际残疾人东京运动会总裁。明仁在大学毕业后开始研究鱼类分类,他是生物学世界学会伦敦林奈学会的名誉会员,执笔写过《日本产鱼类大图鉴》,发表过论文20多篇。有报道说,天皇的生活有些像国家公务员,每天9时“上班”,下午5时左右回到住所,每周要工作5天,休息两天。据说已故天皇裕仁1987年86岁时一年共阅览裁决内阁和宫内厅送去的公文2700多件,参加会见仪式369次,可见公务繁忙。工作内容一般是批阅公文,加盖需天皇认可的玉玺等。明仁天皇即位以来,仍然住在原来的东宫御所,每天进入皇宫办公。我们问,如果皇室成员因公需要“加班”,有无另外补贴?宫内厅官员笑答:皇室的所有费用每年已由国库支出,所以不再有其它补贴。
时间已到,江总书记一行到达皇宫,与明仁天皇进行了友好会见。总书记代表中国人民热情邀请明仁天皇访问中国。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日本天皇有史以来首次访华,写下中日友好交流史上重要的一章。(附图片)
日本皇宫远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