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中国人钱财悄然增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18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人钱财悄然增长
1991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在金融机构中的储蓄存款余额达9110亿元。而到1992年3月底已达到1万亿元。至此,我国城乡居民金融资产总计已达1.5亿元,几乎相当于国有资产估算的总和。
中国人钱财悄然间增加这么多,这一巨大的历史性突破,对今后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高速度增长,最主要的是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居民收入高速增长。
1、国民收入向企业和个人倾斜。1984年至1988年,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由30%多上升到60%多。至1991年,个人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已达75%左右。
2、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后,消费方式基本依然如故。城镇居民的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个人消费支出,目前相当部分仍由国家或企事业包下来。国家每年仅负担的交通、房租补贴即达900多亿,使城镇居民年收入的近50%被结存下来。
3、储蓄仍然是城乡居民收入结余的主要投向。我国居民个人货币收入剩余部分大多都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倾斜。
4、个体经营者阶层(包括文化界的艺人、作家、出版经纪人等)的形成和规模逐年扩大。这个集团成员往往把经营资金作为居民储蓄存款,对城乡居民储蓄的大幅度增长起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据一些地市抽样调查资料,居民储蓄的50%左右来自个体经营者。
(1992年第9期《社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