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治水市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23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治水市长
刘波
韩从银,这个铁打的汉子终于被累垮了。他高大的身躯像一堵城墙,轰的一声,重重摔在水利工地上。直到这时,人们才从他那工地行铺的枕头下翻出那份病历:他患的是尿道炎,小便每日排血8—15毫升。患病半年,天知道流了多少血呀!
老韩被送到医院去了。工地上走了个领头羊,顿时显得空落落的。入夜,乡亲们燃起一堆堆篝火,大伙絮絮叨叨地念叨起老韩来。
去年冬天,当时,天气忒冷,冷得连大雁、野鸭也缩着翅子躲了起来。一连半个月的鹅毛大雪,整个洪湖堤岸被雪掩埋起来,加上那无情的北风像刀子一样刮来刮去,刮得人彻骨生寒。于是,洪湖围堤加固工程工地上,军心开始浮动。施工难度大,加之恋家,许多民工收拾着铺卷和工具打算回家。只要有三五人领头,开个缺口,整个工地十万大军将会溃不成军。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人影打老远的地方向这边飞快地移动着。他是走来的,走了二十多公里路。大伙儿见他一身雪,一身水,一身泥地站在堤岸上,两眼血红,口里直透白雾。流动的人群一下定住了。雪是白的,脸是青的,人们等待着这位主管水利的副市长发火:你们是不是洪湖的子孙呀?你们都去了,这偌大个洪湖留给我韩从银吗?你们也知道,工程不能按期完成,这场雪一化,湖水上涨,这百里堤防就将泡汤。洪湖完了,收成也就完了,到时你们像前辈们那样背个三棒鼓去逃荒?
可是,老韩没发火,也没有吭声,他默默地拣起一只铁锹,纵身跳进齐胯深的淤泥里干起来。这是一道无声的命令,民工们默默地放下了铺卷,操起了家伙……
洪湖加固加高工程,是洪湖市委和老韩的杰作。洪湖处在四湖地区最下游,过去的办法是把上游的河流堵住,不让邻县的水进洪湖来,这叫“各自打扫门前雪”。眼下的办法是把洪湖围堤加高加固,发大水时多放些水进来,这叫“也扫他人瓦上霜”,顾全了大局。不过,几百万元的工程耗费,上百万的工程土方任务,硬是洪湖市给扛了。
1991年洪湖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这个江汉平原的“锅底”快闹翻兜了。作为防汛前线指挥长的韩从银,在风雨中一干就是七天七夜,衣服湿了穿干,干了又穿湿,每次回到工棚,四肢酸胀,头昏目眩,吃什么吐什么,只能靠几杯茶水支撑,大伙将他“绑架”回市医院治疗。可是,当他在病床上得知洪湖水位猛涨到26.97米的消息时,再也不肯躺了,一下拔掉正在输液的针头,连夜返回防汛前线。
去年,洪湖这个水窝子一跃成为全国和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市)。乡亲们说,这多亏了老韩;古代大禹治水我们没见过,今天共产党领导治水,完全是为我们老百姓呀!
夜深了,篝火边的絮叨在继续:老韩这人饱有学问,其实谦虚着哩,随时见他都带着几本书,走到哪,学到哪,尽找些“老水利”讨经验。他写下了30多万字的水利学习笔记,据说是为了科学兴修水利呢。
他为什么这么酷爱水利事业?了解老韩家世的老人说:“早年,他家苦着呢,9岁就同父母逃荒,还不是这水孽呀!”
篝火熄了,天亮了,人们照常早早地上了工地。想起病中的老韩,成千上百民工,结成一条密密的锁链,把整个洪湖水域围了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