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故土新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2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大学生暑假见闻征文

故土新生
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90级 杨桂莲
放假回家,我去找乡长联系社会实践的事,想不到,连着追了三个村才见到这位大忙人。
乡长姓张,40岁上下,高高壮壮的大个头,像个庄稼汉。介绍信还没看完呢,他就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正缺人手呢。这个假期可有你忙乎的了。”
原来,我脚下的这块土地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革命。这里是鲁西南平原的一角,祖祖辈辈靠着这块土地,男耕女织过活。土地承包以后,人们生活得到改善,有吃有穿有新房子住,富裕的人家还买了电视机,大伙知足了。乡干部的主要任务也无非是催催公粮、土地税,再抽空抓抓计划生育。
可是,乡长他们自从学习了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后,再也坐不住了。尤其是去沿海地区参观以后,更使他们大吃一惊:“人家胶东都实现小康了,咱们才刚解决温饱,比人家差远了,有什么可满足的。”
乡领导仔细研究之后,决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首先发展蔬菜生产,建立一个新型的蔬菜之乡,吸引外地客商,再带动运输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农促工,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决策之后马上行动。乡长亲自带队,到全国著名的蔬菜基地——寿光县去取经。他们种的大棚黄瓜,每亩投资5000元,至少能收入16000元,每亩净赚1万元。乡里还用万元高薪请来一位技术员,从县农行贷款100万,试种200亩大棚黄瓜。不少人担心:“100万啊,可不是好玩的。”可是,乡长拍板了:“干!不冒点风险,没有成功的希望,再也不能坐失良机了。”
每亩1万元的收益,诱惑力确实不小。年青人跃跃欲试,老年人却忧心忡忡:“这玩艺一准能行吗?咱祖祖辈辈可没玩过这个。5000块哪,玩砸了,连老底也得掏光。”
眼下,全乡的动员会已开过几天了,乡长每天晚上在广播里讲得唇干舌燥,可村民们还在徘徊观望,不见动静。技术员说不能再等下去了,全部大棚必须在8月20号以前罩好塑料布,以提高地温,达到高温杀菌的目的。于是,乡长带上我天天骑车下乡,一村挨一村地去说服动员。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走到哪里讲到哪里。“乡里把原料、种子、技术、销售全包下了,你们还有什么顾虑?”
思想打通了,村民们抢着去签合同。这块平静的土地沸腾了。亲戚朋友都来帮忙,挖地打墙,支柱搭架,忙得不亦乐乎,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工程全部完工的时候,正值巴塞罗那奥运会闭幕,举国大庆,欢迎运动健儿载誉归来。我和乡长骑车参观这庄严雄伟的大棚群,看着他神采飞扬的笑脸。我想他大概在计算这项工程的收益,好像看到了一颗希望之星在这块平凡的土地上冉冉升起。
看啊,这些藏在万绿丛中的蓝色大棚,在骄阳下荧荧闪光,多像碧天里的星星,在那里眨着好奇的眼睛,窥探这片土地上的神奇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