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试析新阵容——写在中国足球队出征亚洲杯赛前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24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试析新阵容
——写在中国足球队出征亚洲杯赛前夕
离第10届亚洲杯足球赛揭幕只剩10天时,施拉普纳终于确定了中国队出征的20名队员的名单。
从遥远的德意志来到中国,主教练施拉普纳到任已经整整4个月。他赶上了好时候,这是中国足球甲级队联赛赛制最规矩的一年,也是比赛质量和竞争性最强的一年。施拉普纳每到星期日,差不多都可以看到现今中国足坛水平最高的球员在踢球。他有机会观察和比较自己的选拔对象,又有机会每隔一个多月就把看中的球员叫到自己身边,通过短期集训和参加比赛进一步审视。
施拉普纳的印象是:“我没有看到一个球员的技术是超水平的,能够在国际比赛中让对手感到害怕。”这就是他组建国家队出征亚洲杯赛的原材料。
守门员危机已经存在了好几年,傅玉斌后来居上,挤下了江津,而不久前施拉普纳对小傅的第一印象并不妙,认为这是个喜欢表演的门将。欧楚良是这个位置的另一幸运者,其实,水平大抵相仿的还有好几个,很难说谁站在门前能够让人放心。
后卫线是施拉普纳最早费心的,从曾雪麟时代到徐根宝的爱将,前后10年来的国家队后卫和甲级队的后防中坚,差不多让洋教练像篦头发一样挨个挑。最终,他圈定了9个人。左后卫黎兵和成耀东,都不是阻截对方快速反击的能手。右后卫朱波年过三十,日渐吃力。6名中卫,大多以正面防守好、头球能力强、铲断凶但爱犯规、转身慢、保护和补位意识差为基本特点。其中,董礼强被洋教练誉为他所见过的中国最好的中卫,冯志刚、范志毅和徐弘是始终在集训队名单中的骨干,名气最大的贾秀全状态似乎不如最无名气的赵琳。让人担心的是这些粗放型的中卫能否对付聪明的西亚前锋。
前卫线人选令施拉普纳24小时都在伤脑筋。他坚持起用谢育新和李明,彭伟国也受到信赖,可惜这些人都非帅才,以致高洪波和蔡晟都被拉回到中场。
锋线上的郝海东、李晓和吴群立均属瘦弱型,技术、意识尚可,连续作战则勉为其难。施拉普纳近期主要解决的中前场进攻配合,偏重于小范围传切,但是从锋线人选和个人能力说,没有高中锋策应和外线突破,只能使本来就不高明的脚下功夫更加暴露。
中国足球的事情就是这样,再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来考察和选择、争论也达不到统一。20名国脚几乎个个都是有争议的人物。洋教练有自己固执的选将标准,但没有讨嫌的成见。人们难免要为绝不逊色的落选者惋惜,而落选者的名单至少可以列出30多人,但更为现实的是必须为所有幸运的入选者加油,亚洲杯决赛的担子在他们身上。 本报记者 汪大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