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小不点”威震北部湾——北海海关118缉私艇与走私分子搏斗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25
第2版(经济)
专栏:

“小不点”威震北部湾
——北海海关118缉私艇与走私分子搏斗纪实
安晓平
有人说它是海关缉私艇中的“小不点”,此话不假。
13米多长,3米多宽的艇身,油漆斑驳的船壳,勉强睡得下4个人的船舱。然而,这艘早该淘汰的小船在北海海关缉私队员的手里却成了一把利剑,让走私分子闻风丧胆。这艘小艇从1991年底出海缉私,到今年6月,仅半年时间,出海44次,战功卓著,缉获了汽车、彩电、录像机、空调机、橡胶等大量私货,价值达2000余万元。
去年下半年,走私分子把北部湾这一片海域看成自己的“金三角”,连冰冻鸡翅也从香港走私过来。北海海关的关员们心里急,决定用原来接送人的118号交通艇出海缉私。关长庞中联顾虑重重:这条仅重13吨的破旧小船,没有雷达,没有导航仪,没有装备武器,船上没有伙房,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去跟走私分子搏斗,经得起吗?
连续4年被评为先进的调查科副科长杨雳、船长岑伟辉在关员们的鼓动下,向关长立了军令状:“困难再大也能克服,一定要与走私分子见个高低!”他们把小艇精心维修了一遍,做好出航准备。
1991年11月28日,随着一声令下,118艇载着10名缉私关员向北部湾的深处驶去。4天后,在防城港附近缉获一艘走私船,缴获100吨橡胶和一台小轿车,初战就给了走私分子颜色看。1992年4月在海上连续飘泊三天两夜的关员们已疲惫不堪。“要不要返航”?当过兵的杨雳深知“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可是他也担心大家的身体。不料他的问话刚出口,关员们异口同声回答:“坚持下去,不抓‘活鱼’誓不还。”
忽然,负责监视海面的岑船长报告:“发现目标”。疲劳的关员们立刻像上足了劲的发条,“全速前进”,杨雳一声令下,小艇冲破层层波浪,飞速扑向目标。
原来,这是一艘600吨的外国走私货轮。船长没想到眼前这只不起眼的小艇是中国海关的缉私艇,但也心存一丝侥幸:看你怎么靠得上我们这艘大轮?岂料我们英勇的海关关员早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随着涌起的浪花,当118艇被海浪托至与走私轮平行的一瞬间,年轻关员袁团修、顾能伟纵身一跃,跳上走私轮。接着,其他关员们顺着放下的软梯也一一爬了上去。经检查,该船装载大批私货,计有小汽车15辆,彩色电视机1500台,价值人民币约800多万元。
如今,这只小艇已经由一艘新式缉私艇接替,但是,缉私关员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小不点”显威风的日日夜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