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唐山新区协力改善办学条件成为河北首家达标城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0-2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唐山新区协力改善办学条件
成为河北首家达标城区
本报石家庄电 记者陈国琦、吴坤胜报道:河北唐山市新区上下协力改善办学条件,使新区成为全省第一家达标的城区。
新区是唐山地震后的新建区,基础差,底子薄。为改善办学条件,区委、区政府舍得投资,并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当发现有的中小学操场小,没有学农基地,就主动同当地联系,帮助解决征地及资金问题,使全区56所中小学都有了合格的操场和必要的学农基地。近几年来,全区每年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3。
这个区坚持“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依靠社会和群众办教育。据统计,全区4个乡每年都筹措150多万元用于教育事业。谷庄子乡党委提出:为了培养好下一代,要保证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为此,乡里从干部奖金中挤钱、跑贷款、盖校舍、买仪器,村干部和党员组织义务劳动;驻新区的大厂矿、机关也捐资助教。
这个区的教育部门还大力发展校园经济,开展勤工俭学,努力增强办学活力。他们发动教职员工和学生自制教具、仪器、标本;兴办校办工厂和第三产业;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师生的素质,也为学校增加了收入。仅以上几项全区中小学每年可创收近百万元,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了资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