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向广度与深度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12-22
第2版(经济)
专栏:

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向广度与深度推进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本报讯 记者莫新元从国家计委获悉,今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总的形势很好。
首先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向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党中央关于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决定得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企业加快经营机制转换、走向市场。股份制和股票上市的试点积极进行。价格改革迈出较大步伐。各类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进程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全面起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展开。计划、投资、财税、金融、商业、物资、外贸、劳动工资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新进展。对外开放由沿海向沿江、沿边和广大内陆地区推进,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利用外资向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领域扩展。
经过14年的改革开放,农业生产已全部取消指令性计划,工业生产指令性计划由1980年占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减少到12%,商业、物资、外贸和其它领域的指令性计划也大大减少。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化,企业和地方的投资决策权明显扩大。
目前价格已大量放开,由国家定价的消费品价格比重,按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算仅为10%左右。生产资料只有30%左右由国家定价。这些都说明,原有高度集中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特征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显著扩大。
其次,改革开放的全面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根据前11个月经济发展情况,全年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预计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第二产业增长19%,第三产业增长8.5%。农业生产继续稳步增长。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势头强劲。全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21%,生产资料生产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逐步回升。工业资金利税率由9.46%提高到10.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预计比上年增长3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预计比上年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增长9%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1.6%,其中出口增长14.9%。1至10月份,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预计比上年同期增长57%,实际吸收外商投资比上年同期成倍增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明显成绩。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较多,实际生活水平继续提高。这些表明,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有了好的开端。
今年以来,经济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是有些地方不顾实际和可能,不研究市场要求,不考虑是否有效益,盲目地攀比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很猛,新开工的一般项目过多,建设战线拉得太长,投资结构不够合理;信贷和货币投放增加过多,超过经济增长的正常需要。农业发展中潜伏着一些不稳定因素。一些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瓶颈”约束趋于强化。以上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但都关系到经济的全局,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