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会灾”与“会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3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会灾”与“会荒”
柳桂珍
会议多、文件多、应酬活动多,这“三多”使许多领导干部整天泡在“会海”里,埋在“文山”中,吃了不少苦头,群众很有意见。“搬文山,填会海”之声不绝于耳。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领导干部会议成灾的同时,有些地方却出现了“会荒”。比如农村,从这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反映出的问题看,个别地方甚至常年不开会,该传达的上级精神不传达,该通报的信息不通报,该组织学习的也不学习。这种种现象群众是很有意见的。
有的地方特别是边远山区,报纸看不到,广播、电视接收困难,消息极为闭塞,如果再不开会传达有关的政策和信息,不讲讲国内外形势,怎么能够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怎么能够建设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呢?“会荒”不仅仅发生在农村,一些机关、企业里也有,这就更不应该了。
某些党政领导机关会议成灾与某些基层单位出现“会荒”,这两个极端都是不正常的。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开会也一样。对那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文山、会海”坚决要搬开、填平,但该开的会还得开。不能一说反对会议成灾,就对所有会议都来个“一刀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