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工厂化育苗工程化栽植我国林业逐步走向集约化经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5
第2版(经济)
专栏:

工厂化育苗工程化栽植
我国林业逐步走向集约化经营
本报讯 近几年林业部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使我国林业粗放式经营局面得到改观。苗木在“工厂”培育,造林按工程规划实施,大大提高了林业生产力。现在,全国每年工程造林2000万亩,占整个造林面积的1/4。去年,全国利用工厂化培育的容器育苗造林突破45亿株,占造林合格用苗的22.5%,造林质量显著提高。今年计划比去年增加15亿株容器育苗造林。
容器育苗是一种先进的育苗法,就是利用一定形状的容器,合理配制各种营养成份,培育造林苗木。4年以前,这项技术在我国只限于对珍稀树种的育苗试验。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容器育苗不仅能缩短育苗周期、延长造林季节,而且造林成活率高达95%以上。特别是在造林难度大的沙碱滩涂、高寒干旱地区,效果更加显著。为使这项实用技术迅速推广,从1988年起,林业部成立了容器育苗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开展培训,并建起4个大型育苗基地和两个大型容器袋厂。目前,各地已从容器育苗补植造林,转向用容器苗大面积造林,从培育珍稀树种转向培育各种造林树种,使我国林业从传统的苗圃育苗向工厂化、集约化、机械化育苗发展。
容器育苗和工程造林在各地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造林质量。广东近两年用容器苗造林5亿株,广西、山西、江西等省区均突破2亿株,成活率显著提高。山西省在太行山地区推广容器育苗造林,使造林保存率由17%提高到94%。容器育苗技术缩短了育苗周期,提高了造林效益。在我国南方各地,一年可培育两三次容器苗,全年可随时造林或补植。黑龙江省培育落叶松苗,过去需两年才可造林,现在一年可培育两次,造林两次。(高保生 吴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