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童话世界光华灿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1
第8版(副刊)
专栏:

童话世界光华灿烂
陈伯吹
如果说在文学阅读中也有“爱物”的话,是不是可以推举“童话”?在阅读的一般现象中,那些富有好奇心的儿童喜爱它,自不待言,大人也何独不然,他们不仅止于爱读,而且还爱写,这又何所据而云然?
且不说人类在古老的年代,即使在两千多年以前,有史册可以查考的,中国的庄周、列御寇、杨朱和墨翟,不是也在言论与书册中运用上了为小学生所熟识的《涸辙之鲋》、《刻舟求剑》等等,不都是吗?其后流传于书本以及人民口头中的《中山狼》、《芦花衣》等等,又不都是吗?这一优良的童话艺术的好传统,迄今更为书不胜书了。
至于在西方,为读者所耳熟能详的:有《格林童话》与《豪夫童话》,前者兄弟俩来往于城乡,出没于山野,从民间采访得来了大量的饶有兴趣的篇章;后者虽然25岁不幸夭折,但是也留下了《小矮子穆克》和《冷酷的心》等故事性较强的逗人阅读的书页。这儿还不能忘记在他们之前,17世纪末,贝洛尔的《鹅妈妈的故事》还在早将近100年。甚至再早可以追踪到莎士比亚的童话剧《仲夏夜之梦》。此后为众读者们所崇敬而喜爱的是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坚定的锡兵》和《皇帝的新衣》等,几乎每个孩子都读过,每个大人都熟悉。至于近代,那些以创作小说著名的作家,兴之所至,也偶尔投笔于童话世界: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狄更斯的《圣诞颂歌》,金斯莱的《水孩子》,罗斯金的《金河王》,柯罗狄的《木偶奇遇记》,霍桑的《点金术》,法朗士的《蜜蜂公主》等;到了现代,出版了鲍姆的《绿野仙踪》,罗夫丁的《多立德的冒险故事》,罗大里的《洋葱头历险记》,米尔恩的《小熊温尼·菩》,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的故事》等等。几乎可以这么说,儿童文学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亦不为过。而且,这一在文坛上的情况,几乎中外皆然。
从这一册《中国当代优秀童话选》(1950—1990)来说,光是在中国20世纪的50年代到90年代有条件地说来,已经能够选上二百几十位作家,估计有近百万字,而且都是比较出类拔萃或比较优秀的作品。童话世界的光华灿烂,闪亮了读者的眼睛。
现在就编选并出版这部《选集》谈谈我个人的管见。
童话所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难道只是故事生动,情节有趣,人物怪异,事迹离奇?这些,固然是受欢迎的因素,但是,不是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条件吗?好的童话,往往还有宏伟的题旨,幽默的语言,夸张的场面,辛辣的讽刺。一句话:它能够寓教育于娱乐中!不只促使读者对是非曲直的理解,并乐于接受深沉的教训,从而指示人的言行,何者为善,何者为恶,走上美好的道路,从而过着愉快的幸福生活。
文学作品总是有益于读者,这是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童话既然是其中的一种品种,必然同样能发挥助人为乐,予人警惕的效用。
阅读这部童话选集中的238篇作品后,必然会对童话的涵义、创作、功用以及它在创作上的风格流派,有所认识与体会。我从事儿童文学工作,自1923年至1990年已有68年的工龄,时间虽长,未能有所建树,深自惭恧,在童话创作方面,我曾接触过赵景深、孙佳讯、袁圣、李建新、吕伯攸和鲍维湘等几位。30年代以后,作家辈出,最热心从事于这一工作而卓有成绩者首推贺宜。到了90年代,天津市新蕾出版社柯玉生同志,花大力气,较大规模地编纂的这部童话选,使解放以来近半个世纪的童话创作,像模像样地出版,不只有功于出版界,也有功于文学界和教育界,更有功于老、中、青读者,特别对少年儿童读者,嘉惠无穷。
在这部选集里大多数作家的作品,我都拜读过,有的曾编发过,有的还评介过,恕不在这篇短短的序文中贫嘴了。好在读者各有爱好,各有见地,不用我来操心——操不当之心。归纳起来一句话:此选集给予童话界以较大观摩的良机,从而相互欣赏,相互研讨,对中国今后的童话创作大有裨益,我引领而望之。
(本文为《中国当代优秀童话选》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