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更好地找到自己的方位和坐标——《外面的世界——海外见闻实录》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01
第7版(国际)
专栏:

更好地找到自己的方位和坐标
——《外面的世界——海外见闻实录》序
周培源
改革开放10多年来,进出国门的人数远远超过新中国建立初30年的总和。中国人在同外界的交往中,不仅了解了外面的世界,而且经过比较更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方位和坐标。前几年,我还常出去走走,现在已是90岁的人了,还是让青年人多出去看看吧,建设祖国今后要看他们了。不过,我倒是很想知道青年人出去以后的各种各样感想,看看他们的体会同我们年轻时出国学习有什么不同。在同一些青年人交谈之后,我感觉到他们大都有着远大的抱负,都渴望为祖国的繁荣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使我感到莫大的宽慰。
我是搞物理研究的,也长期从事过教育工作,记得有一次在美国访问时,一位著名教授曾对我说:“中国人勤劳聪明,又有10亿人口,将来的科学、文化是属于你们的。”由此,我联想起李四光、钱学森等老一辈根基扎在中国土地上的著名科学家;联想到我的母校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杨振宁、李政道;还有电脑大王王安、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华人王赣骏等等一大批有杰出贡献的华裔,这些都证明了我们炎黄子孙在世界上是能有所作为的。
无论学习或做其他事,我希望出国的中国人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我敢说,任何正直的外国人都不会看得起不爱自己国家的人的。只有自己祖国强大了,国民才能在外国人面前昂首挺胸。我还记得17岁时在上海外滩江边草地散步,一个巡捕气势汹汹走过来要抓我,我反问他:“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草地上走?”巡捕是个中国人,他说了句老实话:“中国强了,你们就可以走。”我们老一辈人对过去中国受辱的历史可谓刻骨铭心啊!
建国42年来,已经有一大批海外赤子回到国内,他们正在各个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祖国将需要更多学成归来的仁人志士。由《人民日报》国际部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外面的世界——海外见闻实录》这本书很有意义,它具有说服力和感人的原因就在于内容都是出国人员的亲身体会,是感性和理性收获的结合,而不是枯燥的说教。我想每个读者,特别是青年人会从作者的真实感觉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由《人民日报》国际部编辑的《外面的世界——海外见闻实录》一书今年4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