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跨向世界的跳板○别出心裁 小女子玩大跳板○艺高胆大 柔弱中显阳刚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1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长廊

跨向世界的跳板
○别出心裁 小女子玩大跳板
○艺高胆大 柔弱中显阳刚气
王闻
去年底,中央军委授予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艺坛楷模”的荣誉称号。在隆重的命名大会上,却没有见到即将赴巴黎参加世界“明日”杂技大赛的“女子大跳板”节目的演员。原来,她们此时正在上海做战前苦练呢!果然,“女子大跳板”节目在巴黎“明日”大赛上,艺压群芳,一举夺得金奖第一名——“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
面对世界强项的挑战
我国杂技艺术以历史悠久、技艺高超,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格而蜚声中外,在国际大赛中接连夺魁,被誉为杂技大国。然而,欧美国家在驯兽、高空节目、魔术等节目中一直处于优势,其中“大跳板”是他们的传统保留节目,屡屡在国际赛场出“风头”。我国杂技界有识之士曾提出在发扬民族特色优势的同时,向世界杂技强项挑战。此次,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的“女子大跳板”节目在国际大赛上一举夺魁,实现了杂技界多年的愿望。“女子大跳板”节目演员12人,平均年龄仅有16岁,在这高难度、力量型、惊险性的节目上,能以超乎男子的技艺而夺魁,实在令人叹服。无怪乎巴黎“明日”大赛主席莫克莱尔大加称赞:“现在世界最好的大跳板在中国。”
杂技界的“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的名字是与顽强拚搏连在一起的,而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大跳板”节目的年轻女子们正是以这种顽强拚搏的精神为中华民族赢得了骄傲和自信。她们是中国杂技界的“女排”。
“大跳板”历来是以男子为主的强体力项目,完全由一群年轻姑娘来承担,其艰难可想而知。要完成一般的翻接动作尚可,但要完成“单底座五接人”的动作,对于年仅20岁的底座杨冬姑娘来说,这意味着她要独立支撑起200余公斤的重量,姑娘的肩头该是多么沉重!肖蕾的七米高空“后空翻四周”动作惊险扣人,它需要姑娘鼓起多大的勇气!陈若茵等人完成的“双翻落三、四接”容不得丝毫的疏忽和差错,胆颤之余,使人为之捏汗!而钟晓杰等人完成的单手举高椅接后空翻两周更是力量与技巧的结晶,实在令人叫绝!然而,这一切都是姑娘们苦上加苦练出来的。训练中,她们要以女子的柔弱承荷起男子的阳刚,闯过难度关;还要在去掉保护纤绳的时候,以极大的勇气和超乎常人的胆魄跨过危险关;更要以顽强拚搏,坚韧不拔的精神越过生理关。这关关坎坎,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她们被千百次地抛向高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寻求成功。每一次失败,都少不了皮肉之苦,而每一次成功,又都会使姑娘们的脸上泛起无比欣喜的红润。
海鸥展翅向大海
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的“女子大跳板”没有停留在继承和沿袭中外“大跳板”传统的表演模式上,也没有仅仅停留在攻克高难技巧上,而是将技巧内容和表演形式统一在新颖的总体艺术构思中。编导独具匠心地设计了一群搏击长空的海鸥,在迎风破浪的浓烈气氛中拉开了序幕;随之,音乐四起,豁然满台霞光,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群飒爽英姿的海军女兵形象,那矫健的身影,刚毅的气质,洋溢着一派女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清新、健美、昂奋的强烈印象,尤其是那海鸥优美的形象与女兵勇敢的性格相映成趣,极富感染力。表演进入高潮,雄浑热烈的音乐烘托、得体鲜艳的服饰,以及典型的军港背景将演员健美流畅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得到完美的艺术享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