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坚定、准确、全面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为《学习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一书写的前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4
第1版(要闻)
专栏:

坚定、准确、全面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为《学习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一书写的前言
袁木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李鹏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谈话的精神。报告是在新的形势下,动员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解放思想,抓紧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文件。
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团结奋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实践中得出的最为宝贵的经验结晶。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在10多年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就在于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了这条路线。小平同志最近再一次强调,要牢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只要这样,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大有作为。
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应当深刻理解和充分认识。目前,国内外形势对我们很有利。从国际上看,近几年世界形势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深刻、最巨大的变化。东欧演变,苏联解体,东西方集团和两个超级大国相互对峙的世界旧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西方经济衰退,美、日、欧、德竞争日趋激烈,矛盾进一步激化,南北矛盾则更加突出。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矛盾错综复杂,一些旧的不稳定因素在消退,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又在增长,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世界依然很不安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挑战和机遇、困难和希望并存,机遇和希望大于挑战和困难,我国在国际上仍然有着很大的回旋余地。实践证明,这几年我国在动荡不定的国际形势下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巩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保持了同原苏联各共和国和东欧各国的正常关系,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制裁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恢复了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多边关系和广泛的国际活动中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开拓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国内情况看,政治和经济形势都比较好,而且正在继续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三年治理整顿是必要的,进行得比较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治理整顿基本任务的顺利完成,是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强分不开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看到。13年的改革开放,虽然遇到过一些波折,但总的情况很好,经济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急剧演变而我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是一条根本原因。正是在国际国内形势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看未来,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把经济搞上去的希望和要求。既然现在我国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我们又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那么,在今后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就完全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要求我们抓紧时机,集中力量,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当前的经济工作来讲,重点是继续抓紧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特别是要在搞好农业和国营大中型企业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小平同志的谈话,核心问题是教育我们继续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育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真正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来。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广阔角度上看,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列宁和毛泽东解决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许多卓越的思想和理论,但他们毕竟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特别是在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小平同志一贯倡导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握它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并且在他的倡导下逐步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同它相配套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这条路线及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它们在执行中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真正出现了新的局面,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平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杰出贡献和历史功绩,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我们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学习,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提高思想认识,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加坚定、准确、全面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坚定,就是要牢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变,毫不动摇。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下个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根据小平同志的意见,我们从现在起要争取用30年的时间,即到下世纪20年代末,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再继续奋斗3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过程中,都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任何干扰、偏离这条基本路线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必须及时加以改正和制止。
准确,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辩证地看问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不同事物。邓小平同志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当代中国实际的典范。坚持马克思主义,说到底,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但绝对不能搞教条主义。教条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是根本不相容的,是同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小平同志希望我们树立雄心壮志,力争我国经济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这是非常必要和能够做到的。同时,他也提醒我们不能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对此,我们也要准确地加以把握。
全面,就是要理解和把握小平同志讲话的各个方面,不能断章取义,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小平同志从来就反对片面性。全面,还要求系统的理解和把握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精神。小平同志一贯倡导要完整地、准确地、全面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也要以这种科学态度,来学习和理解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并且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李鹏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如何更坚定、准确、全面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时,根据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和最近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要把握住六个要点。把握住了这六点,既可以防右,也可以防“左”,特别是防“左”。我们应当认真对照小平同志的讲话,联系实际,好好学习。这里扼要地谈谈对六个要点的学习体会。
——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小平同志指出,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经济建设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经济搞上去了,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其它问题都好办。老百姓会比较,特别是进行横向比较。1981—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我国为8.9%,大大高于全世界平均2.8%的速度,也高于美国3.0%、日本4.3%、法国2.5%、英国2.2%的速度。但是,南朝鲜为9.2%,比我们高出0.3个百分点,泰国、我国的台湾省也是相当快的,接近我们的速度。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有的比我们富,有的经济发展比较快,如果我们发展不快,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近几年国内外形势的确存在着相当严峻的一面,但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其根本原因,是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们的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今后社会主义中国要以更加雄健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必须集中精力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关键是要更好更快地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更好,就是要讲效益,讲质量,扎扎实实,协调发展。更快,就是要有紧迫感,尽可能搞快一点,抓住现在的好机会,争取每隔几年,使我国经济上一个新的台阶。既要讲效益,又要讲速度,使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我们的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这样,就能从根本上防止和平演变,真正巩固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我国几十年的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真理。现在,我们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十三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强大的推动力。为了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整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这几年经济持续发展,安定团结政治局面不断巩固,为我们加快改革开放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我们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敢于试验。在探索中前进,就要敢于闯,敢于冒点风险。不敢冒风险,就难以开拓新的局面,难以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敢于闯,一方面,要认真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要敢于和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开拓前进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对的就坚持,错了就改正,不足的就补充完善。只要持这种态度,我们就不会犯大错误。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正用这三个“是否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就能使我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保证。小平同志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坚持马列主义,主要是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小平同志在谈话中进一步强调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证明了的。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保持警惕,在苗头出现时就及时注意,决不能任其泛滥,否则后果极其严重。东欧的演变,苏联的解体,证明了社会主义建设起来很难,但垮起来却很容易。对这一点,我们仍然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保卫改革开放的成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我们就能进一步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保持社会和政治稳定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要想加快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经济,情况更是如此。治则兴,乱则衰。保持社会和政治的长期稳定,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保持社会和政治稳定,必然要求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要在政治上同心同德,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团结一致地推进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政治稳定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又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两者是辩证的关系。
——坚持两只手抓工作,两只手都要硬。坚持两点论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用两点论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也要用两点论来指导工作。在工作上坚持两点论,就是要两手抓工作,两只手都要硬,不要一只手软,一只手硬。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内外和社会上必然会出现一些丑恶、腐朽的东西。对此,我们的态度是,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决不能听任它们泛滥。消除丑恶、腐败现象,首要的是加强廉政建设。各级干部必须勤政廉政,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廉政问题解决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即使难免还有一些,也不可怕。党内政府内的风气正了,社会风气、社会秩序就会正,改革和发展就能更加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会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务实作风。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如何进行改革开放,这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课题。通过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只能在探索中前进。既然是探索,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就应当鼓励大胆地试验,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闯出一条新路。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对的坚持,不对的改正,并抓紧发现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树立务实作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干出来的,要力戒形式主义,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障碍。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探索,在大胆试验的同时,注意总结经验,就能不犯或少犯错误,避免犯大的错误,比较顺利地实现我们改革和建设的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