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索旺喇嘛的一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西藏在前进

索旺喇嘛的一天
本报记者 唐宁
3月初的一天,凌晨6时,日喀则城西的日光山还在满天寒星中沉睡着。
“呜——”一阵法锣号声从依偎在日光山南坡的扎什伦布寺中传出。按47年养成的习惯,60岁的喇嘛索旺披上紫红色袈裟,左手腕上挂着红色佛珠,走出他那间在扎寺最常见的僧房,迈步走下八级青石台阶,向东穿过夹道来到坐落在扎寺东部的一座大殿内,同50多位有道的高僧一起,在扎寺代理经师拉玛次仁的领诵下,开始了他的晨经。
这天是藏历水猴年元月初五,也是扎寺举行“默浪钦莫”传台大法会的第一天。一大早,成群结队的信教群众背着糌粑袋,来到这里等待着一年一度的换经幡活动。
索旺诵完晨经,吃完早饭,大约在10时左右,便来到“孜贡康巴”(寺里专做供品的一个部门),开始和面,精心制作传台法会所需要的酥油糌粑供品。
中午1时整,在法号声中,索旺同其他喇嘛一样,提着自己的暖瓶,来到多康大殿,领取酥油茶,开始进午餐。
下午3时许,阳光透过一扇小窗照进来,在索旺狭小的僧房内,我同他一起盘腿坐在柔软的卡垫上。
“你们的生活来源靠什么?”我问。
“主要是寺里供给,像袈裟、僧鞋等。我们是以寺养寺。除国家补贴和信教群众的布施外,一是搞多种经营,有林业、牧业、农业等,每个喇嘛都有分工。二是在十世班禅大师生前的指示下,寺里创办了刚坚发展有限公司,每年上交寺里20万元。”
“寺庙里的生活怎样?”
“生活得很好!”老人露出满意的笑容说,“整个寺庙里都很尊重老人,寺里有喇嘛医生,取药看病都很方便。”
我指着桌上的收录机问:“这是你自己掏钱买的吗?”
“是的,国家每个月要给我55元津贴呢!”
“平时你都听些什么?”
“主要是新闻。另外,每星期四下午,寺里都要组织大家学习,了解和关心国内外大事。”
谈起他47年对佛学的追求时,他极诚恳地说:“我对佛教有很深的感情,念了47年的经书,修行还很浅。但我认为我们佛教要引人向善,以自己的苦难来减轻天下人的苦难。让人们过上幸福、平等、美满的生活。不仅关心西藏,而且关心祖国,关心天下。现在有些人搞分裂祖国的活动,使社会不安定,那都是违反佛教教义的。”(附图片)
扎什伦布寺里小憩的喇嘛。 本报记者 刘鋆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