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古代书名之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4-19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古代书名之美
书名能体现著者的境界、感受和对学问、对人生的缱绻情愫,往往脍炙人口。
首先是取自书斋之名。书斋是学者勤苦劳作的作坊,钱钟书在《〈谈艺录〉小引》中说:“昔人论文说诗之作,多冠以斋室之美名,以志撰述之得地,赏奇乐志,而美能并。”斋名常寓作者高洁超然的品格,箪食瓢饮,不务华奢,淡泊明志,寄情于自然万物、蓝天白云间。如:《烟屿楼笔记》、《海日楼札记》、《春在堂随笔》、《燕在阁知新录》、《白鹤堂集》。有的斋名则直率道出作者的傲然和谦逊,如《有不为斋随笔》、《志雅堂诗钞》、《仁恕堂笔记》、《托素斋文集》、《思益堂日札》。有的斋名则桀骜不驯,荒诞不经以求“脱俗”,如《活埋庵道人识小录》、《聪训斋语》。
想到“斋”,就思及“窗”,“同学”又言“同窗”,光亮和清风越窗入斋,而研读之余凭窗外眺,往往触引万般雅趣和灵感,所以书名也就跟窗户联系起来,如《枫窗小牍》、《绿窗新话》、《竹窗随笔》、《松窗梦语》。
其次是以撰书之地而名。沈括自道晚年“弃浔阳之居,筑室于京口之陲,巨木蓊然,水出峡中,停萦杳缭,环地之一偏者,目之梦溪”,所以就取名所著之书为《梦溪笔谈》,以纪念这个在年轻时就梦萦神往的佳境。同样的例子如《湘山野录》、《南涧甲乙稿》、《南山集》等。书名还可以得之于著者的封号,如陆游晚年封渭南伯,故名其书为《渭南文集》,韩维曾封过南阳郡公,故书名为《南阳集》。有的书名取自作者之雅号,如秦观号淮海居士,故书为《淮海集》。有的书名取自作者之字,如陶宗仪字南村,故书名为《南村诗集》。此外,还有以成书之时间命名者,如《癸已存稿》、《丙辰札记》。
再次,是直接寓书名以各种闲情雅趣,一词两语道尽作者恬淡之心境、洒脱之风度及谦逊之气质。如《听雨丛谈》、《闲情偶记》、《云烟过眼录》、《剪灯新话》、《对床夜语》、《碧鸡漫志》、《藤阳客赘》。
(1992年第2期 《文史杂志》王启涛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