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阅读
  • 0回复

马背上的扶贫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0
第4版(要闻)
专栏:

马背上的扶贫队
新华社记者 刘永华
一月的藏北高原,天寒地冻,气温零下30多摄氏度。一支支解放军的马队驮着背包、帐篷,行走在茫茫雪原上。
这是西藏那曲军分区各县人武部新的一年再次派扶贫工作队下乡蹲点。
近几年,那曲军分区每年都派扶贫工作队下乡。由于交通不便,他们长期骑马走乡串户,老百姓称他们为“马背上的扶贫队”。
42万平方公里的藏北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生产力发展缓慢。巴青县拉西乡是有名的穷乡,1987年以前,196户人家160户有欠账。人武部长何才容在县委常委会上立“军令状”:“把拉西乡交给我们,保证3年脱贫。”
咋抓?谁心中也没数。
藏族参谋格桑多吉说,我先去摸“穷根”。他卷起铺盖到牧民帐篷住去了。通过与牧民攀谈和实地考察,格桑多吉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个草场面积小、灾害多、信息闭塞的乡,摆脱贫困必须在搞好畜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于是,武装部全体出动,同牧民一起探讨致富门路。他们先帮助牧民拉日办起了水磨糌粑加工作坊和小卖部,又动员全乡最穷的次杰去采药、拣牛粪卖。当年,拉日收入2000多元,次杰还清了1000多元欠债,还购回500公斤粮食。
起初持怀疑态度的牧民不再犹豫了,他们把长年堆积的羊皮、羊毛、药材等运到集市上去出售,买回急需的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草原上出现了生意人,几年间涌现出100多专业户,公路边办起了甜茶馆、饭馆和商店。48户人家年收入超过万元,14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全乡购置89台汽车、拖拉机,人均收入由原来不足100元增加到684元。许多牧民们盖起新房,添置了新家具。
目前,那曲军分区9个县人武部已建起100多个扶贫点,许多村庄像拉西乡一样,甩掉了贫困帽子,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