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治理环境 寻求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14
第7版(国际)
专栏:

治理环境 寻求发展
本报记者 顾玉清
发展经济离不开保护环境,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非统组织秘书长萨利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强调“如不考虑环境,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
非洲是目前世界上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大陆。由于西方殖民侵略和掠夺,破坏了非洲原有传统的农牧结合和合理利用耕地牧场的耕作和放牧制度,片面发展单一经济,过度垦耕放牧,滥伐森林,导致土地贫瘠,植被减少,干旱频仍,沙漠化加剧。据统计,50年来,撒哈拉沙漠扩大了100万平方公里,现在,每年仍以6公里的速度在继续延伸。这一切造成农业歉收,牲畜大批死亡,灾民剧增。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去年非洲饥民达2300多万人。海洋污染和掠夺性的捕捞,也使非洲沿海鱼、虾、牡蛎等海洋生物日渐减少,非洲鲸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为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近年来,非洲国家分别在拉各斯、开罗、巴马科、阿比让等多次召开环境与发展会议,制订和实施环保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帮助下,一些非洲国家把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摆到了优先的位置。莫桑比克政府除了加强人员培训、制订环境保护准则外,还在全国建立了环境信息网,定期进行信息交流。在津巴布韦,有关部门组织了记者与环境研究班,增加记者的环境专业知识,提高报道质量;加强环境部门与记者的联系,扩大环保宣传的影响。自1987年以来,联合国有关机构还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创建了环境工作间,轮训非洲国家政府官员,让他们亲身体验、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目前,博茨瓦纳、埃及、塞舌尔、索马里、坦桑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等国都已派官员参加了这项有意义的活动。
为减少表土侵蚀,防止和消除沙化,非洲一些国家重视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在尼日尔、马里等一些地区,把牧场划分成地块,实行轮牧。北非、东非一些国家积极营造防护林带,保护生态环境。阿尔及利亚营造横贯1500公里、宽15公里的防护林,已取得了可喜成绩。
非洲大陆的水资源在过去20年间大大减少,缺水问题是非洲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非洲有50条较大的河流,14个国家的领土位于大河流域。但现在只有尼日尔河和尼罗河得到沿河国家的合作开发和管理。非洲国家准备签订政府间的协议,协调行动,共同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水资源,争取尽快解决城乡居民饮用水,同时,保证农牧业发展用水,实现粮食自给。
非洲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为保护海洋免遭污染,一些非洲沿海国家已自觉地加入到保护世界海洋的行动中来。科摩罗、肯尼亚、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塞舌尔、索马里、坦桑尼亚等国都参加了“东非行动计划”。东非国家防止海洋污染的能力正在增强。
一些非洲国家还采取措施,保护本地区的资源。北非地区拥有5500万桶石油资源,5.9亿立方米天然气。南部非洲煤藏量丰富。此外,非洲的热能、太阳能资源若能合理、有效地加以利用,不仅可以解决紧迫的薪材问题,经济发展也可迈上一个新台阶。
令人不安的是,在非洲国家设法治理环境的同时,某些西方国家却在向非洲偷运有毒垃圾,给非洲居民的健康以及动植物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联合国曾通过两个决议,反对向非洲倾倒危险垃圾。去年,非洲国家在巴马科召开会议,通过了严禁向非洲出口危险垃圾的禁令。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透露,某些西方国家向非洲偷运有毒废料的事件还时有发生。非洲国家除了谴责这种“非人道的”、“屠杀性的”行径外,决定将在巴西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呼吁国际社会制订一项国际战略,阻止向非洲倾倒有毒垃圾。
非洲国家治理环境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任务尤为艰巨,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它们决心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本报阿比让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