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面向国内外大市场,就会发现自己这片穷土地上到处是宝,河南淅川县脱贫的经验是——“抬”头苦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6-01
第2版(经济)
专栏:

面向国内外大市场,就会发现自己这片穷土地上到处是宝,河南淅川县脱贫的经验是——
“抬”头苦干
本报记者 李而亮
人们难以置信,连续五年夺得河南省县级出口创汇第一的,竟是至今仍戴着国家重点贫困县“帽子”的淅川县。
淅川的“沿边”,是人称“中原西藏”的豫、鄂、陕三省交界地,三省都把这里列入贫困地区;淅川的“沿海”,是白茫茫一片的丹江水库。铁路距县城近200公里,公路不上等级,对外开放先天不足的淅川,年创汇竟达2500多万美元。看来,穷地方也可以有大作为。
大路在脚下
原来的淅川县就在140多米深的丹江水库底下。丹江水库合闸蓄水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淅川县迁移上了山。当改革的浪潮拍打着神州大地时,淅川人守着宽阔水面,满目荒山,与外界的距离越拉越大。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25元,92%的农户未解决温饱,需国家补贴287万元。1986年,淅川被国家和河南省确定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戴不上“贫困帽”时争着要,真正戴上了心里也难受。淅川在出口创汇上夺得全省第一,正是被定为重点贫困县的第二年。
提起围绕荒山荒滩开发商品经济而建立的6大支柱产业,县长张俊成津津乐道。当年为甩掉“贫困帽”,许多干部急着找“短、平、快”项目。县委、县政府领导却沉住了气,一面带领各级干部到各地“取经”,一面组织科技人员和基层干部700多人分区域、按行业调查分析县情,终于发现,许多有广阔市场的东西,正蕴藏在脚下这大片的荒山荒滩里。
理清思路苦干6年。现在,淅川县以柑橘、湖桑为主的种植业,以淡水鱼为主的水产业,以山绵羊、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以硅铁、结晶硅为主的冶炼业,以水泥、大理石为主的建材业,以丝毛地毯、刺绣为主的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去年,6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4.8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4%,上缴利税占县财政收入62.5%,出口创汇占全县的100%。
“龙头”闯天下
香花乡建立的辣椒专业市场,如今已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辣椒集散地,辐射全国19个省、82个市县,高潮时日聚客商1.5万人,日成交额可达50多万元。辣椒市场的形成不仅使淅川辣椒的年产量由150万公斤迅速增加到600万公斤,而且不少昔日的“山晕子”成了“生意精”。
以专业市场、加工企业、外贸为龙头,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组成专业化大生产,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占领国内外市场,正是淅川发展外向型商品经济的基本思路。
淅川大理石矿矿长徐自耀西装革履,显得踌躇满志。他这个矿长,并非只管开山打石,而是从矿山开采到板材加工企业集团的负责人。他介绍说:通过企业集团的龙头作用,把12个乡镇、62个矿口和加工厂联系起来,形成河南生产规模最大的天然石材综合性企业,年产值1100万元,产品远销国内27个省市和十多个国家,带动了1.1万人脱贫致富。目前,淅川已形成了7个规模相当的企业集团。
贫困地区的外贸工作,在一些地方感到无所作为,可淅川外贸局却显得格外忙碌。局长刘保生介绍说,他们把目标盯在既有发展优势、又有广阔市场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上。外贸部门积极为农民铺路搭桥,引进资金、人才、技术,组织加工,使创汇农副产品迅速发展,短短两年,光桑蚕的产量就增加了12倍。大片滩涂和荒山变成了出口商品基地,过去不值钱的农副产品变成了宝。现在,淅川创汇农副产品占出口量的80%以上,出口总额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23.5%,12.8万人从事出口创汇的生产工作。
“龙尾”伸万家
毛堂乡大泉沟村农民石文超在承包的10多亩坡地上,料理着今年新种下的龙须草。他说:“过去连牛都不吃的野草,现在可比粮食还值钱。”去年他家光卖草的收入就达1300元,种了几年草,不仅解决了温饱,新房子也盖起来了。
县经济开发办主任张德力介绍:全县龙须草种植已发展到32万多亩,涉及114个行政村,产值900万元,许多村户均10亩草,人均种草收入200元以上。另外,还有6300多户农民利用龙须草为原料加工草地毯。一公斤草织成地毯后可增值4倍。
如果说,淅川县的商品经济靠“龙头”开拓市场,伸向海外,那么,“龙尾”正是千万个像石文超那样的农户。
看着丹江沿岸大片壮观的蚕桑基地,记者觉得没有理由怀疑这一点。荆紫关镇张项村就在丹江岸边,近年开发河滩种桑发展养蚕业后,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桑园。全村人均收入1987年只有78元,去年增加到580元。张项村不过是淅川103个从事桑蚕生产的行政村中的一个。目前全县湖桑已发展到2.5万亩,年产茧31万公斤,产值490万元。
“关起门来搞扶贫没出路!”县委书记任国胜对记者说,“只要面向国内外大市场,树立商品意识‘抬’头苦干,就会发现自己这片穷土地上到处是宝。”正是沿着这条闯出来的路,淅川在河南贫困县中第一个摘掉了财政补贴帽子,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达397元。95%的农户越过了温饱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