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刮过十岁生日风送礼成灾洪湖市民道苦衷重负难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2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

刮过十岁生日风送礼成灾
洪湖市民道苦衷重负难堪
1991年,一股为孩子过10岁生日的喜庆风使我市城区居民坠入了人情网。外甥要过10岁生日了,市棉纺厂一位当舅舅的原打算给200元,可手头拮据只给了100元。结果,钱被退回,当舅舅的被拒之门外。
市税务系统的一位干部和他的老伴一个月才拿300多元工资,去年10月却送了1050元的人情,12份人情中过10岁生日的竟有9份。
市公安局一干部去年9月至10月送了1300多元的人情,实在吃不消了,单位一同事的孩子过10岁生日他没去,这位同事对此耿耿于怀,路上遇见他竟视同路人。
不随人情得罪人,随多了人情又随不起。且看一组心态录。
市卫生局一老干部:人情应该有一点,不过现在的人情实在太多,婚丧嫁娶、乔迁新居、老人寿辰、孩子升学、满月周岁,特别是又多了个过10岁生日,人情简直变成了灾情。
市第二小学一教师:现在学生中盛行过10岁生日,家长出于对教师的尊重邀请我们去作客,我们不去,辜负了家长的一片诚意,可家家都去,又实在应酬不起,去东家不去西家又容易引起非议。我真不理解,人情为什么非要到宴席上沟通?
市棉花公司一位中层干部:我这个人喜欢交朋结友,往年的人情也随了不少,可就没比“10岁生日”的人情赶得疯,朋友同事的孩子过10岁生日,不去哪一家都得罪人。
市经贸局一职工:现在兴过10岁生日,人情是多了点,可大家都这样,不随大流也不行。好在朋友间需要相互帮忙,捧场凑热闹,多花一点钱也没什么,不然轮到自己家里有事,人家就不来帮忙。
受10岁生日人情风冲击最大的,莫过于10岁孩子本身。我在市实验小学4年级一个班调查时了解到,76名学生有34名在本学期搞了过10岁生日活动,还有6名10岁生日即将来临。老师们反映,孩子们在搞过10岁生日活动前后,一般都不安心学习,同学之间相互邀请、送礼,有的孩子还相互攀比,找家长要这要那,买什么生日礼物、穿什么衣服都很讲究。
人情大于债。这样发展下去,人情就变成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和精神包袱。人间友情应该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基于这一点,应大力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方式。
湖北洪湖市报社 陈卫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