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彩云之南的五色土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2
第8版(副刊)
专栏:

彩云之南的五色土地
司恩平
云南,一块神奇的土地。
许多年以来,它俨然如天边外的一个世界,因而古人用“彩云南现”、“云岭之南”来遥指这片高原。
云南至少有着170万年的人类史,共居住着26种民族。巍巍绵延的横断山脉,湍急奔流的6大水系,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生活环境、不同的历史进程、不同的民族性格,铸就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
1992年新春伊始,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就在这片高原上的美丽城市昆明举行。
云南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恐龙和“元谋人”、“丽江人”的故乡。从距今10多亿年前的震旦纪开始,生命的基因便在高原的沃土繁衍,沧海桑田,岁月更迭,生命的印迹嵌入了石头。几亿年前生命的杰作三叶虫化石和卞氐兽化石,一亿八千万年前晚三迭纪的禄丰恐龙化石,800万年前的西瓦古猿化石,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及其动物化石群,“丽江人”、“西畴人”、古滇池地区新石器化石等,为人们托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古生物世界和人类主要发祥地之一的风貌,并以云南古人类生活遗址化石的文化特征,说明了中国各民族数千年前就是一个整体。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同生存、繁衍、劳动于这块古老的土地。
云南历史文化悠久,青铜器是它的见证。上万件出土的古滇青铜器,凝聚着人类文明的强大征服力,揭示了一个沉埋了2000多年的古滇王国的历史。铜鼓、兵器、农具、贮贝器、铜枕、扣饰、羊角纽编钟、铜葫芦等青铜器,以其奇特造型、构思精巧、丰富内涵、形象生动而著称于世,使云南成为名闻遐迩的青铜文化殿堂。
当你走进云南,接触到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各族兄弟姐妹,你会感到自己置身于一个民族文化的博大天地。这里有异乎寻常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数不清的神话传说、创世史诗、叙事长诗、歌谣谚语。《梅葛》、《阿诗玛》、《召树屯》、《黑白争战》、《木瑙宰瓦》等等都是著名的精品。
云南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汉、晋时的文献中就已有了文字记载。民间歌唱、民族器乐演奏和民间歌舞活动,在云南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纳西古乐“白沙细乐”、白族大本曲、吹吹腔、寺院“洞经”音乐等,都是重要的乐种。民歌演唱还有大型声乐套曲。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500余种民族乐器里,云南拥有176种。
云南被誉为“歌舞”的海洋。各民族的舞蹈深融于各民族的历史、习俗和文化生活之中,形成了有若干舞蹈套路的自娱性歌舞,蕴含着淳厚的民俗民情。而祭祀和节日活动则成为云南民族民间舞蹈展示的重要载体。在这种活动中,可以看到东巴“跳神舞”的威严肃穆,白族“绕三灵”的壮观热烈,景颇族“布滚戈”的丰富想像、佤族“三跺脚”的粗犷质朴。
作为云南民族文化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戏和民族戏,风格独特。被称为云南艺苑“山茶花”的滇剧,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完整表演程式和浓郁的乡土情调。唱腔优美朴实,表演载歌载舞。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小戏花灯,其曲调多达上千首。少数民族戏剧的奇葩白剧、壮剧、傣剧、彝剧,拥有一大批有影响的剧目。(附图片)
傣乡风光
向兵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