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深化改革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01
第5版(理论)
专栏:调查归来

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深化改革的调查
沈念苏肯
新洋农场位于黄海之滨新洋港西侧。1952年建场,1978年以前农场经济发展缓慢,到1978年,职工的年分配收入还不到400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新洋农场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农垦企业的特点,逐步建立起以“双轨承包、多层积累、规模经营、一体化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今天的新洋农场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展示了社会主义大农业和现代化新农村的雏型。该场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柱、流通为导向的农工商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场办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75%,工业利润占农场总收益的50%;职工生活提前达到小康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美元。
在这短短的10多年,新洋农场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变化?
第一,实行双轨承包的经营体制,发挥农场集体和职工个人两个优势
新洋农场在改革的初期,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建立家庭农场,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发展了生产,甩掉了多年亏损的帽子。但由于农场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与农村有较大差异,这种以“分”为主的体制逐渐暴露出某些弊端:原来适宜机械耕作的条田被人为肢解,大中型机械无法作业;过于强调家庭农场的自主权,造成农户无计划种植,农场的生产和收购计划无法完成;国家投入形成的机械设备、农田水利和其它服务设施所创造的利润大部分流向职工,影响了农场的集体积累和扩大再生产。针对这些情况,新洋农场从1987年起,实行了双轨承包的经营体制,即农场把消耗活劳动多、机械化程度低的棉花、果园、畜禽养殖、养鱼等项目承包给家庭经营,充分发挥职工个人的积极性;麦、稻、豆等活劳动投入少、机械化程度高的大宗农作物则集体承包给支场的部分管理人员,实行连片种植、合理换茬、机械协作,形成规模效益。这种双轨承包体制充分发挥了农场各种生产要素的综合优势,使该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综合生产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第二,建立多层次积累机制,增强农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这一积累机制主要是由三个层次组成的。一是总场的调节积累,它包括农业生产建设基金,农业、农机的超额折旧费和大修理费,以丰补歉储备基金,农业科技开发基金,职工教育基金。几年来,农场用包干结余除自补了391.3万元流动资金外,还提取了农业建设基金765万元。二是支场积累。支场的经营利润除上交场部和兑现职工分配以外,按“四二四”比例使用,即40%为支场生产专用基金,20%用于职工福利,40%作为积累,用于以丰补歉。三是职工自身积累。为了解决农场职工包盈不包亏,从1986年开始,实行风险抵押金积累制度。到1991年为止,全场农业职工已积累380万元,劳均3800元。这种多层次积累机制,将职工的劳动和收益与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维系在一起,有效地调整了职工和集体、消费和积累之间的关系,促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大大增强了农业的发展后劲,增强了抗灾能力。
第三,建立配套化的服务体系,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新洋农场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致力于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实现农业的自我发展。发展规模经营,除了要有一定的承包规模,更离不开一个组织严密的服务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为此,他们成立了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对全场的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业机械进行配套化服务。由于形成了相互配合,组织严密的农机科技服务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使农场实施农业规模经营有了必要的条件。现在,该场真正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仅有700多人,劳均耕种70多亩,而其中4万亩粮豆作物,只有391人承包耕种,劳均种植规模达100多亩。1991年,新洋农场承包粮豆的农工人均创利达22000元。
第四,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
改革开放把农场推向商品经济的大潮,他们打破“农场务农”这一传统观念的禁锢,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兴办工业和商业、服务业,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生产经营的新格局。
首先,他们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改主要从事粮食生产为粮食和经济作物并重;改单一种植业为种养并举。与此同时,他们围绕农业办工业,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并在工业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又“围绕市场办工业”,形成了以电子、化工、机械、服装、编织、造船、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组成的多功能的工业体系。农场还专门设立了商业物资供销公司,担负全场工、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供销服务工作。二、三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农业增加了投入,从而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