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阅读
  • 0回复

聚财人的故事——记西安市工行北关储蓄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8
第2版(经济)
专栏:

  聚财人的故事
——记西安市工行北关储蓄所
梅冰
干储蓄的人眼下最头痛。市场机制的魔力引发社会融资、企业集资浪潮汹涌,储蓄所里冷清多了。然而,在西安市工行北关储蓄所,20名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人,照样把“生意”做得很火,存款月月向上升。
走进北关储蓄所,“电话预约、汽车银行”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他们准备随时为你上门去服务。
回民居住区有一人家存有一些现金,但并不打算存到银行。一是嫌麻烦,二嫌来去路上不安全。储蓄所的动员工作做到了他的家中。第二天,汽车银行开到了他门前。看着银行同志从车上走下来,这位中年汉子转身从屋里提出了一捆人民币,所长刘杰和两名储蓄员迅速为他办理了存款手续,并把8万元存单交到他手中,这位储户高兴地笑了。“这么周到!我给你们再联系几家,有几十万呢!”
盲哑学校每月7号发工资,虽然只有100多名教职工,收回来也不过4000多元存款;但储蓄员们到了7号这天准会赶到盲哑学校收储。60多岁的退休老师钱秋珍,是北关储蓄所的特殊储户。她每月存取款不过百拾来元,但存款时,储蓄所的外勤武金凤会到她家里去取;用钱时,小武会将钱送到她手中。每次小武进门,这位聋哑老人总是打着手势表示谢意。
今年4月份,20名同志上门收储120多万元;也就在这个月,储蓄所里的存款净增了306万元。
人们到银行存钱,最头痛的是等候。如果你到北关储蓄所存取款,就不会为排队等候所困扰。被玻璃隔档分割开的6个小天地里,坐着6名身穿白大褂的储蓄员,他们身旁配备着点钞机、电子终端、打印机、收付款复点机和库票箱;你无论走到哪一位面前,他们都会随时为你提供服务。
北关储蓄所率先在西北实行了单人收付柜员制,使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如果你不放心储蓄员一人为你办理手续,那你到储蓄所的电视监控室看看;屏幕上6名储蓄员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
翻开北关储蓄所的意见本,1到4月表扬意见就有100多条。在这个所,工作质量、柜面服务、存款任务、出勤和劳动量等5项指标都和奖金工资挂了钩。到今年5月,已迈入亿元储蓄所的行列。
如今,这帮年轻人又有了新打算: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开办保管业务,为居民代收代交水电费、房租、异地汇款等。他们的工作渐渐做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