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关贸谈判——欧共体的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9-05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关贸谈判——欧共体的难题
本报记者姚立
在欧洲货币动荡后,欧共体12国又面临着另一棘手难题——关贸总协定范围内的农产品谈判。连日来,欧共体内正以此为中心展开着频繁的外交活动。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前景,而且直接影响美欧的经贸关系及欧共体内部的团结。
始于1986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所以迟迟不能结束,主要是因为美欧在削减农产品补贴问题上争吵不休,致使其它14个领域的谈判难以进行。美欧为打破僵局,进行了无数次谈判,双方经过讨价还价,终于在去年11月20日达成了一项协议。美欧双方的谈判代表都为此额手称庆。然而,协议达成后,法国却当即表示“不能接受”,理由是协议超出了欧共体谈判代表的授权范围。法国的反对在欧共体内部处于孤立地位。
为了争取得到其它成员国的支持,法国不久前建议欧共体主席国比利时在9月20日召开欧共体外长和农业部长联席理事会。眼下欧共体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场面就是此次会议的序幕,而法、德自然成为主角。
8月24日,法、德两国外长磋商,接着,巴拉迪尔与科尔两位总理又于8月26日在波恩会晤。议题除货币问题外,美欧农产品协议占了大部时间。巴拉迪尔在会谈后重申,协议中“所有超出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内容都是不能接受的”。对此,科尔似乎较前表现了更多的理解。他表示,“我们应该寻求一个能为大家所接受的妥协方案,法国不能接受协议中的某些内容,即使对我们来说,协议也存在某些问题。”
科尔话一出口,西欧舆论为之哗然,并立刻引来了大西洋彼岸的反应。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在8月27日发表的公报中指出,“否定美欧农产品协议将可能使乌拉圭回合谈判脱轨,引起严重不安。”来自日内瓦的消息也表明,这在关贸总协定国家中“引起了混乱”,使“乌拉圭回合谈判前景更加扑朔迷离”。连德国外长也表示,不主张重新谈判,以免“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舆论指出,科尔所以在美欧农产品协议问题上一反常态,公开支持法国立场,主要是为了显示法德团结,借以维护在金融风波中受到削弱的法德轴心。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福格尔8月30日指出,法德将成立一工作组,共同研究美欧协议中哪些可以接受,哪些不能接受。法国政府也于本周交给德国一份内部材料,阐述了法国在该问题上的原则界限。
欧共体轮值主席国比利时的外交大臣克拉斯于8月30日访问了法、德,开始了12国之行,一方面是为10月的特别首脑会议作准备,同时也为协调12国在美欧农产品协议上的立场,争取9月20日联席理事会的成功。他对记者表示,不排除12国对美欧农产品协议的某点做出更加明确解释的可能,但比利时将注意不使12国的磋商结果影响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
此间观察家认为,不论这场围绕美欧农产品协议的磋商结果如何,危机都在所难免:如果12国内部不能达成一致,则发生内部危机,反之,如内部达成一致,同意法国立场,则美欧摩擦再起;要么法国改变立场,则法国政府和农民间将发生冲突。这种看法虽未免悲观,但却也反映了问题解决的难度。(本报布鲁塞尔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