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形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09
第1版(要闻)
专栏:

  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形式
本报评论员
最近,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指出:“运用影视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各地应当积极地贯彻落实《通知》提出的各项要求。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才能获得源源不绝的可靠的后备军。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为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教育改革,既包括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成为一个相当突出、相当迫切的问题,它呼唤着思想品德教育的改革。有矛盾,就有动力;有困难,就有办法。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注意组织中小学生看一些优秀的爱国主义影视片,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证明这是一种可以取得多方面效益的好的教育方法。应当说,这也是一种创新,值得肯定,并普遍推广。
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可塑性强,艺术的、形象化的教育更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易于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心灵的影响。回想一下,凡是上了点年纪的同志,每个人脑子里不都是深深地印着一批优秀影片的“拷贝”,深深地印着不少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吗?当年看这些影片时激动不已;今天,它们仍然是激励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奋进的精神力量。那些优秀影视作品有很强的历史穿透力,它们所能教育和感染的不是一两代人,而是许多代人。
中外许多著名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发挥艺术的教育作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十分强调“乐”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但是他们都没有也不可能有如同我们现在这样现代化的影视手段,这样数量众多的优秀影视片。这些优秀影视片,不仅是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笔能够生光发热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让它们躺在仓库里睡大觉,而要让它们不断地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释放能量,为两个文明建设释放能量。
利用优秀影视片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仅靠教育部门是难以做好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这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协作,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对于那些缺少设备、缺少资金的农村和边远山区,要给以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总之,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把这项教育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使之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