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让边贸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3
第2版(经济)
专栏:

  让边贸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本报评论员
边境贸易,在改革开放中应运而生,并且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正在我国边境省区日益兴旺繁荣起来。
以区市贸易、小额贸易、易货贸易为主要方式的边贸活动,不仅打破了边境地区的封闭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与对外合作,而且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有益补充。边贸的发展,也带动了内地经济发展,推动着企业转换机制走向国际市场。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等9省区同十几个邻国的边界线上,已经开放了上百个边贸口岸。1992年边贸进出口货值比1991年增长一倍多。今年上半年,进出口货值又有大幅度增长。
边贸发展势头较好的另一个特点是,边贸市场建设在当地政府领导下,逐步纳入边境地区各级开放口岸的建设规划之中。各地对边贸市场加强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使其不仅是同邻国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而且对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团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如经济发展迅猛,管理体制的建立往往滞后一样,我国边境贸易在发展中,也同样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政策法规不完善、管理手段不适应等问题,边贸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境内外不法商贩互相勾结,逃避海关检查,把伪劣品倒来倒去。这样做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使我国出口商品的信誉和形象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也有一些地方和企业目光短浅,只求近期效益不顾产品质量。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改变这种状况,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仍显力度不够。
从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看,有必要对边贸加强管理,建立良好的管理秩序,促其健康发展。
坚持“以质取胜”,对边贸尤为重要。治不住生产、经销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就谈不上建立良好的管理秩序。边贸是出口的一部分,从边贸流出去的商品就是走向了国际市场,搞伪劣品的后果就是自毁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前程,自毁开放形象。因此,海关、商检、经贸、旅游、运输、仓储、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等各个口子,以及各地边贸主管部门,在治理伪劣产品上要加大力度,不使它们从自己手中流出国门。有关各方要通力合作,综合进行治理,不给伪劣产品以任何可乘之机。
近年来,我们有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积极组织优质产品出境,为周边国家送去了很多受欢迎的生活用品,这一点在周边国家传为佳话。现在,各边境地区正在努力拓宽边贸主渠道,着手组织更多素质好的企业,拿出更多国外消费者需要的优质生产资料与生活用品,去投入边贸市场,到周边国家市场去竞争。
加快口岸边检、边管机构建设,是确保边贸形成良好秩序的重要之举。由于口岸开放紧迫,边贸发展很快,一些地区还来不及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必要的手续制度也不到位;有些建起来的口岸因人员少、经验不足,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加强管理首先是从宏观上加强对新开口岸的审批。尚未建立商检、海关机构的,就不具备条件,就不能开关。各地政府要积极支持边检机构建设,协助边检部门共同严格执法把关。目前边境地区的贸易公司大部分具有一定经营能力,其中也不乏滥竽充数者。因此,对边贸公司也应坚持按标准审批。各边贸公司都应依法经营,按照开展国际贸易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经营行为,以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建立良好的边贸秩序,不是为了把边贸管死,而是为了加快发展,适应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需要。目前我国边贸事业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随着一些发达国家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周边国家的市场,边贸中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边贸只有在上新台阶、求高档次中,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随着与周边国家交往的扩大,以物易物方式的边境互市贸易,已不能满足双方的要求,因此,边贸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打游击式的“倒”字上。要顺应新形势逐步扩展,由简单的商品交换向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包括与周边国家合资、合作办生产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更好地互相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建设技、工、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组织生产要素进行跨国流动,使贸易双方的资源在互相交流中,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把发展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边贸在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环境中前进,就会把边贸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进一步推动边境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活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