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卢嘉锡内蒙古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3
第5版(参政议政)
专栏:

  卢嘉锡内蒙古行
李汉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卢嘉锡,不久前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之邀,率农工党中央考察咨询组到东胜、包头、呼和浩特等地考察咨询。这是卢嘉锡就任农工党主席五年来的第五次率组咨询服务。
从内蒙古的东胜到陕北的神府有一片储量既大质量又好的大煤海,被誉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如何加速开发,不仅对发展大西北和内蒙古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全国的能源建设和出口都有重大意义。要开发那里的煤,就要解决外运问题,1989年卢老率组到渤海湾,建议建设黄骅港为神府东胜煤的出海港。去年他率组溯源来到陕北神府煤田,经考察建议华能精煤公司引进外资,加速矿、路、港、电的一体化建设。现在,西起神府东胜煤田东至河北黄骅港的西煤东运新铁路干线已由国务院批准兴建。但铁路建设总也赶不上采矿发展的需求,今年,他率组来到东胜等地,进一步考察除了西煤东运之外,还能通过什么途径加速煤的开发和应用。经考察认为,建设煤化工生产基地,变煤为化工产品,这是一条路。卢老一行特地到包头的煤化工基地厂址察看,提出了一些咨询意见。就地建立发电厂,变运煤为输电,这又是一条路。卢老一行考察了兴建中的达拉特发电厂,预祝它顺利实现1995年向北京送电110—150万千瓦的计划。将煤直接加氢液化为合成油,变煤为油,这是又一条可以考虑的路。内蒙古自治区领导同志说,煤变油关系到国家的能源战略,如果可行,将是重大贡献。
农工党中央在协助国家抓能源、抓交通上使劲,这算把劲使到当前经济建设的重点上了。
卢老认为,发展内蒙古经济要把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同引进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在这方面内蒙古已有成功的经验。内蒙古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质地举世无匹,过去没有好好开发这个资源。1979年以补偿贸易方式成套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建立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加工生产出被世界羊绒市场誉为“纤维宝石”的“中国一号无毛绒”,又制作出羊绒系列产品,销往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山羊绒加工企业之一。卢老高兴地为该厂题词:“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地方工业”。内蒙古第二毛纺织总厂是1958年建的老厂,目前,设备已经全部进行更新改造,三十几年来累计生产精纺呢绒6000多万米。卢老考察时肯定了他们“靠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后劲、靠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效益”的经验,挥毫赞扬他们:“织成锦绣妆寰宇,纺就云霓绕地球。”
包头白云鄂博矿拥有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稀土被称为现代工农业生产的“维生素”和科技革命的“新材料宝库”。中东有石油优势,中国有稀土优势,这是极宝贵的资源财富。但现在包头稀土产品中初级产品约占3/4,实际上包头还只是国内外稀土原料和半成品的供应基地,大部分稀土高新技术的专利权都操在外国人手中。作为科学家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卢老对这种状况极为关切。根据他的意见,考察咨询组建议国家增加对稀土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科研投入,努力研制出我国的稀土拳头产品,加速发展稀土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深度加工系列,把包头建成世界一流的稀土生产、科研、应用基地。考察咨询组的咨询意见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