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以朴实写真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3
第8版(副刊)
专栏:

  以朴实写真实
导演 何群
我是在矛盾中接的这部片子。
当初,电影局的杨海波看了刘醒龙的小说《凤凰琴》觉着很感人,想找我拍成影片。小说写得生活味很浓,很真实,我看了后也感动了,觉得可以拍成片子。但我激动不起来,因为我回避不了眼下电影市场的现实。去年我为福建厂拍了两部片子,一个是写城市教师的《上一当》,一个是生活情趣浓的侦破片《消逝的女人》,使了不小劲儿,终于没赔钱。这回拍这样的题材,很玄,要是让投资方赔了进去,心里总不是滋味。电影局知道后说,影片发行、市场问题你不用操心,这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但拍摄时,我们还是将发生在湖北的故事换在北京郊区农村,为的是节省资金。
演员们也给我鼓了不少劲。我送剧本给保田时,担心戏里没有大起大落的冲突和特抓人的悬念,他不一定接,殊不知当晚保田就回话说很喜欢。王学圻、修宗迪、剧雪、冯谦等也都乐意接受角色。他们对剧本的感觉比我深刻,演员的这种态度,给了我精气神。
影片拍摄时我追求真实。我不想在形式上玩花样,只想以朴实的手法表现朴实的感情,力避矫揉造作,力求以真实的人物和情绪去感染观众。影片在北影做完后放样片,灯一亮我见车间师傅的眼睛红了,心里踏实了下来。爱国主义并不是抽象的,它是一种实在的感情。九月二十三日夜,我打开窗户见各家都开着灯等着蒙特卡洛的信儿,那心劲和片子里孩子们升国旗时是一样的。谁不希望咱中国赶快强大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