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业余”的营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0-15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大忙人的业余生活

  “业余”的营养
本报记者 肖荻
天津市和平区区委书记刘福生,五十八九,依然质朴精干,劲头十足。人说他会工作也会生活。
刘福生挑的可不是一副轻担子。每天,他直面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的大事、难事、急事、新事。和平区10平方公里土地上,活动着上百万常住和流动人口,是全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这里,寸土寸金,也是天津市的政治、经济、金融中心。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这个区既有以房地产业开发为龙头,接待美、泰、菲、新、台、港等多方来客洽谈招商引资的崭新课题,又有改造109公顷危陋民宅的紧急任务。既要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促进勤政、廉政,又要推动名闻遐迩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把爱心送往千家万户。有些事情突如其来,刻不容缓。急风暴雨袭来时,区领导得带领机关干部,像焦裕禄那样趟水到危陋民宅去解难扶困……
就在这样的身心两累之中,刘福生颇有自我调适之道,犹如急骤的进行曲前面掠过几段轻柔的小过门儿……
只要得便,他会在年轻人的舞会上蹦擦几下,那舞步还跟得上新潮,无论探戈、伦巴都能一试身手。星期天,人们也可以看见他在羽毛球、网球场上挥拍扣杀。这工夫,他结识不少人,了解平常听不到的人情世态。但,坚持最好的还是黎明即起的晨泳,在游泳池里划拉几个来回。五冬六夏长年坚持,这使他思维敏捷,身手矫健。 
和平区有4000多商业网点。为了繁荣劝业场,开发小白楼,改造南市,为了夜市灯火辉煌,他经常徒步下点踏勘,这既是工作,又是锻炼腿脚的好机会。
最具“刘福生特色”的业余活动,是他长年坚持骑车去为新兴路几位老大爷理发。70多岁的退休高工曾德喜、二房建的退休老师傅梁大爷……都对这位区委书记“自学成才”的理发手艺评价颇高。他每月必到,风雨无阻。在理发这工夫,居委会老大娘们来了,街道干部来了,左邻右舍来了,山南海北,吃喝拉撒,喜怒哀乐一通神聊:某干部“州官放火”搞违章建筑;某煤店夜间卸车噪声扰民……刘福生一一记在心里,返过身子尽力协调,为民排忧解难。
多彩的业余生活不仅使刘福生身心受益,也密切了他与群众的联系。不管工作多忙,刘福生都感到自己越忙越充实,越活越年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