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谈谈“傻瓜”式核电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1-16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学杂谈

  谈谈“傻瓜”式核电站
  何祚庥
我是业余摄影爱好者,但是摄影技术却不高明,因为懒得去对距离,去仔细测算光线强度以及胶卷的感光性能,等等。如果拍摄对象是静物,它还可以由你去摆布。如果是活动目标那就要抢镜头,抢时间。于是,“傻瓜”照相机就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现在,“傻瓜”照相机的思想,也移用于核电站了。核能的蕴藏量远比石油、煤层等能源多得多,在人类的有生之年中,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核能又是清洁的能源,因为它没有二氧化碳的热污染,更不会发生硫污染。核能虽然会产生很多放射性废料,但是它们能被控制。所以,核能被公认为人类最有前景的能源。
可是,核能所产生的放射性污染,虽说“它们能被控制”,但那是理论上的,在实践上只是初步地得到解决,并没有完全最后地解决。自八十年代以来,某些核电站曾出现了若干放射性泄漏的事故,分析起来,有些是设计不当。如果在设计中采用“负热度系数”,亦即一旦核反应堆由于出现某种意外而升温后,不必依靠控制棒的控制,就能自动停堆,采取这种设计的就称为安全堆,如我国的秦山核电站。但是,大多数核电站出现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人为事故,亦即操作不当。而且,即便有了严格的操作规程,也很难保证操作者不犯错误。于是就出现了完全用电子计算机来控制,不要人工操作的思想。电子计算机也会犯错误,但犯错误的概率比人小得多。完全用电子计算机来控制的核反应堆和电站,就是“傻瓜”堆。
其实,不仅是核电站,我国其它生产领域,也需引进这种“傻瓜式”的调控系统,以避免人为事故。如最近在南京出现的储油罐发生大火的事件,就是一系列人为错误的结果。
一九九三年五月,我在意大利的某个国际会议上偶然地碰到爱·泰勒教授(被誉为美国的氢弹之父)。当他知道我是来自北京后,就很高兴地向我说:“中国应该重视核电站的建设,这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现在的压水堆还不够安全,主要是还不能完全避免人为操作,而核事故都是由人为错误所引起的。但这一问题一定能在十至十五年内获得完全的解决。解决了,核电站将在全世界获得大面积的推广。”
这一简短的介绍,也算是转达一位国外友人关注中国建设之情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