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厚望寄“巨人”李鹏对公司总裁说:什么时候手写识别软件开发成功了,来个电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1-10
第1版(要闻)
专栏:

  厚望寄“巨人”
李鹏对公司总裁说:什么时候手写识别软件开发成功了,来个电报
新华社记者蒋志敏孙本尧
1993年1月6日,对于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的全体员工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李鹏总理亲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集体企业考察,带来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关怀和厚望。
1月5日,李鹏从深圳转向珠海考察工作。渡船上,珠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梁广大向总理提到,有几位年轻大学毕业生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在珠海办起了一个以计算机软件开发为主的高科技实体,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李鹏听后说:“要为科技人员包括出国留学人员,创造一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一到珠海他就提出临时增加一个考察项目,到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去看看。
上午10时,李鹏一走进“巨人”大门,就发现从公司领导到普通员工,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便问公司总裁史玉柱:“公司有多少年轻人?”
30岁的史玉柱回答:“公司现有员工190多人,平均年龄24岁,其中领导层平均年龄26岁。”
总理高兴地说:“好哇,真是一个年轻人的世界!”
一位身材娇小、胸前挂着“副总裁”工作牌的姑娘迎上前,向总理问好。李鹏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大学毕业?”
姑娘回答:“我叫蔡玮,四川人,毕业于深圳大学。”
总理又问:“公司的员工都是来自四面八方吗?”
蔡玮答:“是的,我们员工大多毕业于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基本上是学计算机专业的。”
在放满各种电脑的工作间,李鹏边看边和史玉柱交谈。史玉柱告诉总理,1991年4月“巨人”公司初创时,仅有自筹资金4000元,既没有电脑,又没有住所。面对种种困难,大伙儿硬是凭着自身的知识和技术优势,发扬拚搏精神,终于开发出高质量的中文文字处理软件,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去年,软件销量达2.8万套,实现销售产值1.6亿元,纯利润3500万元。
总理听了,十分赞赏地说:“时间这么短你们就取得这么好的效益,真是了不起!”接着又问:“产品都是自己销售的吗?”
史玉柱回答:“对,我们公司在深圳、北京、上海、沈阳、西安、成都、武汉和香港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和销售网络。”
广东省委书记谢非问:“你们公司的名字为什么叫‘巨人?’”
“我们想在开发计算机软件方面成为东方的巨人!”史玉柱自豪地回答。
“好,有雄心壮志!”谢非连连称赞。
在一台正在开发的手写识别电脑前,李鹏留步饶有兴趣地坐下来,在手写板上书写了几个字。他说:“现在看来还不太灵敏,如果能把这个软件开发出来,使各种手写体汉字都能输入,那是一个突破。”总理热情地鼓励史玉柱。
分别时,李鹏握着史玉柱的手说:“什么时候手写识别软件开发成功了,来个电报。”
总理的关切,给史玉柱和他年轻的“巨人”伙伴增添了信心。他铿锵地回答:“总理请放心,我们一定办到!”
临行前,李鹏还应他们的要求,拿起毛笔,欣然题了“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的希望”几个大字。这是总理对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青年科技人员的鼓励,也是中央领导对全国科技青年,包括海外学子的厚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