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河南生态渔业发展迅速广东大力发展高效渔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01
第2版(经济)
专栏:

  河南生态渔业发展迅速广东大力发展高效渔业
本报讯河南省利用沿黄低洼盐碱荒地,挖塘抬田,综合经营,发展生态渔业。经过近10年的努力,沿黄水产养殖年产量已逾2.2万吨,占全省养殖产量的22.6%。
在黄河滩上养鱼,群众顾虑重重。省委、省政府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高度着眼,宣传发展水产养殖不仅不占用耕地,还能抬土造地,变害为利,增产多收。省政府明文规定,允许农民个体和联户利用荒废地开发承包,承包期50年,允许继承;要求把农村坑塘改造纳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谁开发、谁养鱼、谁受益的政策长期不变。1992年省政府又决定,开发荒水、荒滩和其他荒废地,同新办乡镇企业一样,实行优惠政策,从有收入之年起,免征农林特产税和产品税两年。
优惠的政策引导和巨大的利益驱动,促使开发速度明显加快,沉睡千年的黄河荒滩开始苏醒了。洛阳市协调70个厂矿企业与19个乡、47个村采取厂村挂钩、签订补偿贸易合同形式,集资270多万元,加上群众自筹资金,共建鱼池5000多亩。孟津县通过补偿贸易、利用外资、群众自筹等方式,先后筹措渔业建设资金759万元,为建设万亩黄河鲤鱼商品基地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各地大力推广先进养鱼技术,力求高起点、快迈步、上水平。1992年全省发展以渔为主、综合经营养殖面积7.1万亩,中小型水库精养、半精养面积7.5万亩,网箱养鱼144亩;先后开发和引进淡水白鲳、革胡子鲶、银鱼、河蟹等名优新品种,使产量和效益明显增加。目前,在河南亩产吨鱼的规模渔场并不罕见,洛阳、郑州、开封三市平均单产300公斤以上。洛阳市吉利区291户养鱼承包户户均收入1.37万元,3800多亩成鱼塘平均单产410公斤,每年还向市场提供猪肉45万公斤、鲜蛋2万公斤。
(关锐捷)
本报讯“水产业要保持好的经济效益就不能仅仅依靠吃‘政策饭’、‘价格饭’,而要适应市场消费变化的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效渔业。”这是广东省振兴渔业的一条重要体会。1992年,广东水产品产量达245万吨,名列全国省、市、自治区首位。
广东水产养殖向高效渔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养殖品种从少品种向多品种发展。通过引进、驯化、杂交等途径,使全省水产养殖品种从10多种增加到60多种,已形成较大批量生产的有对虾、鳗鱼、石斑鱼、鳜鱼、青鲈、加洲鲈、鲷科鱼、罗氏沼虾等。二是养殖方式从混养向主养发展。顺德土池养鳗发展到1.5万多亩,平均每亩产量500公斤,利润3000元以上。南海养殖鳜鱼1.2万多亩,每亩利润可达5000元。三是养殖区域从主产区向面上发展,除珠江三角洲一带,粤东、粤西沿海建设起大面积的优质鱼虾养殖基地,肇庆、清远等山区市推广养殖加洲鲈、胡子鲶、罗氏沼虾等,并形成基地,连大埔、丰顺、平远、和平等贫困山区也办起鳗鱼、甲鱼养殖场。四是养殖生产从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汕头、潮阳、顺德为主的养鳗基地,以南海、顺德为主的鳜鱼养殖基地,以东莞、顺德为主的鲈鱼养殖基地等。
水产品加工是保证优质、高效的关键性措施,广东人狠抓不放。在产品保鲜上,海洋捕捞从过去以咸鱼生产为主基本实现冰鲜生产;淡水养殖从过去以保鲜为主逐步向保活为主发展,鲜活结合,各有侧重。全省海捕产品和养殖产品鲜活率分别达94.7%和100%。在产品加工上,鱼粉、制药等加工生产,年加工总量超过30万吨,有效地提高了渔业生产效益。目前全省3273个水产品加工厂、场,共生产水产加工品8大类、400多个品种规格。全省水产品加工产量、产值分别比1985年增长3倍多和6倍多。
(孟宪德关锐捷吴万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