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尴尬贺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3
第2版(经济)
专栏:生活观察

  尴尬贺卡
任兆欣
年前做了一件尴尬事:给一位台湾朋友寄新年贺卡,只想着同是中国人,一定要有中国特色,就挑了一个十分素淡雅致的,上面写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美言。寄出之后才猛然想到:这卡别是台湾舶来的吧?结果不幸而言中。想象着人家收到这卡时的模样,不禁汗颜。
此后我留意了北京从地摊儿到豪华商城,直至大学校园里学生卖、学生买的各路贺卡,发现港台卡竟占领了市场的十之七八。北京贵友商场设了两个柜台,一个卖大陆的传统货色,鲜红纸卡,鎏金大字,或是雄鸡高唱,梅花报春,模样呆板。虽然价钱比较便宜,仍不如另一个港台贺卡柜台卖得火。港台贺卡种类多,印刷精美,“如意”、“招福”的送长者,浪漫朦胧的送朋友,丑娃娃、乖囡囡的送孩子,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在大学里大得出乎意料的贺卡摊上,竟几乎找不到我们大陆的作品。
细细观察,港台卡与大陆卡一点明显的不同就是前者有商标,在每个卡的包装上都能见到它的名字,“禾合”、“百合”、“星河”等是比较常见的品牌,有的还标出设计者和出品公司的名字,处处显示着贺卡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的规范有序。而目前大陆的贺卡基本没有标识,有的甚至连包装的信封也没有,生产经营还处于比较低的层面上,这恐怕是难出精品和新品的根本原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