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沉着镇定逢凶化吉——汉莎班机被劫始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4
第6版(国际)
专栏:德国通讯

  沉着镇定逢凶化吉
——汉莎班机被劫始末
新华社记者夏治沔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被劫持去纽约的“开姆尼茨”号客机,12日中午又重新回到了法兰克福,从而结束了这次惊心动魄、但最后总算和平解决的劫机事件。在机场,乘客赞扬机长格贝尔冷静、沉着,使全机100多人转危为安;机长则称赞全体机组人员能够密切配合,以前接受的反劫机训练“特别有帮助”。
据乘客们说,在11日上午登机时,一位黑皮肤的年轻人就十分令人注目。他拎着一个大黑皮包,坐定之后也始终把皮包放在膝盖上抱着。当航空小姐送过第一遍饮料后,这位年轻人便提着皮包进了厕所。不久,乘客们看见他头戴滑雪帽蒙住了脸,并用一支手枪逼着一位空中小姐,把他带入驾驶室。
52岁的机长格贝尔身材魁梧,古铜色的脸上透出些许刚毅、些许诙谐,向到场的记者们回忆起刚刚过去的26个小时。
他说,他自己也觉得很奇怪,枪口顶着后脑勺,当时却并不害怕。在弄清楚这个年轻人确是单干者后,他决定试着“改善关系”。他按照年轻人的意志,把这架原应飞往开罗的亚的斯亚贝巴的客机,转了一个180度的大弯,向北飞往纽约。
机组给年轻人取了一个名字叫“雅克”。因为既然要攀谈,相互间总得有个称呼。机长指着地图向“雅克”建议,应当在汉诺威加油,否则大家都会在大西洋沉入海底。在汉诺威机场,年轻人挥舞着手枪,要求10分钟之内加完油,否则就开始枪毙乘客。机长又对他说,这样你也就到不了纽约了。
乘客们在扩音器里听到了机长平静的声音:“这里有一位年轻的先生不愿意飞向尼罗河,而要到纽约去。所以我们改变航向。”一位乘客后来说,如果不是机长那么镇定,机舱里是不会那么平静的。据说整个劫机过程,乘客中没有人叫喊,也没有骚乱。
由于机长同“雅克”建立了一种“信任关系”,机舱里的气氛逐步缓和下来。“雅克”曾一度把手枪放下,并同机组人员交谈。在这种情况下,机长又向“雅克”提出了一个建议:到纽约后,目的已经达到,应该向当局投降。机长说:“我把飞行员用的墨镜送给你留作纪念,你把手枪交给我。”到了纽约,“雅克”果然用手枪交换了墨镜,并双手抱着头走下弦梯。
副驾驶员后来感慨地说:“我真佩服机长的心理学造诣。”
一桩牵涉100多人生命安危的劫机事件,终于安全了结,避免了流血。这要归功于机长的镇定自若、指挥得当以及全体机组人员的配合。而机长的这种素质、能力,又来自平时严格的训练。这个逢凶化吉的故事,倒是给汉莎航空公司做了一个活生生的免费广告,也为其他机长和机组人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据新华社波恩2月1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