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武钢转换经营机制效益增去年实现利税二十二点五亿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16
第1版(要闻)
专栏:

  武钢转换经营机制效益增
去年实现利税二十二点五亿元
本报武昌2月15日电武钢(集团)公司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深化内部体制改革,生产经营再度进入黄金时期,去年全面超额完成生产经营目标,实现利税达22.5亿元,比上年净增2.5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去年,武钢改革迈出大步,出台了有28条措施的改革方案。首先从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入手,打破工人、干部界线,面向职工公开招聘科、处级以上管理人员,使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人走上管理岗位。同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分层次签定岗位合同书,最终达到实行全员合同化管理的目的。
针对部分厂矿出现待岗人员,公司成立了经营开发公司,去年有13家经营实体以独立法人资格与公司签定承包合同,“另起炉灶”,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武钢在把二级单位推向市场的同时,抓住时机,全方位投入长江经济带开发,与宜昌市政府等6个单位共同组建了宜昌武钢高峡股份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计算机开发公司和中日合资的天宝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并与上海冶金材料公司在浦东开发区成立了昌申贸易公司。
走向海外,跨国联营,让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是武钢转换经营机制的又一特色。本着出口第一的原则,武钢利用长江、京广线和广西南宁到北海、钦州线,走向韩国、东南亚、印度、越南等市场。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出口贸易领导小组,实行外贸、外资、外经、外事“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并在香港、日本、德国开办了三个办事处。去年,武钢创汇达4500多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龚达发叶国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