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谁能破译八种神秘文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2-21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谁能破译八种神秘文字
中国至少已发现8种神秘的、无人辨识而有待破解的原始文字或符号。这8种文字,有的在古代已被发现,有的则是近年方被发现的。
一、《苍颉书》。此书历来被书法家疑为汉儒刘歆伪作。学者刘志一多年研究发现,此书是用古彝文书写的一段彝族先民祭祀记录。古彝文发祥于西北地区,与苍颉造字的传说有关,故得名《苍颉书》。
二、《夏禹书》。也是被视为伪作的古籍。据学者刘志一研究,书中12个字,有5个是古彝文,7个是汉甲骨文。两种文字混合使用,记述远古海岛人春天喜欢到大陆来的生活习俗。
三、《红岩天书》。在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晒甲山悬崖石壁上有数十个铁灰色的符号,大者如斗,小者如升,非镌非刻,非阴非阳,若篆若隶,力度雄浑,被国内外学者称为“红岩天书”。
四、“巴蜀符号”。在四川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器物上,发现有150个不同图符,统称“巴蜀符号”。中国学者钱玉趾认为这些图符可能是2400多年前的一种拼音文字,并推断这种“古蜀文字”很可能还保留在彝族中。钱氏破译的一件铜戈上的铭文符号为“诺苏使用的铜戈”。
五、“东巴文字”。这是千余年前云南纳西族先民创造的原始象形文字,有“活着的象形文字”之称。纳西人于木石之上刻画,名之为“森究鲁究”(意即木石之痕迹)。因该族东巴教巫师用此象形文字来书写经书,故名“东巴文字”。
六、“岣嵝碑”文字。原存衡山,现置绍兴禹庙的“岣嵝碑”,碑文似篆非篆。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大禹治水的记功碑。
七、“夜郎天书”。于贵州省赫章彝族地区新近发现。专家所称的“夜郎天书”,共有4480字,以毛笔烟墨书写,如草似篆,笔画盘旋弯曲,字形粗细不一,疏落有致,自然流畅。据当地一位人士介绍,此书系彝汉通用的道教、佛教、“宗教”(神道教)的《会言三教密语》。
八、“仙居蝌蚪文”。在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一个高达128米的高山陡壁上,发现有人工镌凿的日纹、虫纹和蝌蚪文。
(1月30日《福建日报》傅康文李贞刚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